2023-03-11網絡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一個有趣的事情,以及一個有趣的事情,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這兒講的倍數除0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性質類似。
概念: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這兒講的倍數除0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分數是指整體的一部分,或更一般地,任何數量相等的部分;是一個整數a和一個正整數b的不等于整數的比。
分數注意事項 ①分母一定不能為0,因為分母相當于除數。否則等式無法成立,分子可以等于0,因為分子相當于被除數。相當于0除以任何一個數,不論分母是多少,答案都是0。
②分數中的分子或分母經過約分后不能出現無理數(如2的平方根),否則就不是分數。
③一個最簡分數的分母中只有2和5兩個質因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最簡分數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那么就能化成純循環小數;如果最簡分數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兩個質因數也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環小數。(注:如果不是一個最簡分數就要先化成最簡分數再判斷;分母是2或5的最簡分數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數,分母是其他質數的最簡分數一定能化成純循環小數)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叫做分數.。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同他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通分:八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分數的定義和概念是:
(1)分數的定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分數單位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3)分數的意義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4)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一個不為零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2、分數的分類
分數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為整數和帶分數。
(1)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2)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者等于1。
(3)帶分數: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與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
3、分數的讀寫
(1)真分數、假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①讀法:先讀分母、再讀“分之”,后讀分子。例如:$\frac{1}{2}$讀作二分之一,$\frac{3}{2}$讀作二分之三。
②寫法:寫真分數或假分數時,先寫出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2)帶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讀法:先讀帶分數的整數部分,再讀分數部分,并在兩者之間加讀“又”字。例如:$1\frac{1}{2}$讀作:一又二分之一。
寫法:寫帶分數時,先寫帶分數的整數部分,后寫分數部分。
4、分數的大小比較
(1)約分
定義: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約分。
最簡分數:分子和分母互質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約分的方法
①逐次約分: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1除外)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得出最簡分數為止。
②一次約分: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子和分母,直接得到最簡分數。
③特殊分數的約分:分子、分母末尾有零的,可以先劃去同樣多的0,再約分。
(2)通分
定義: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通分。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幾個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把它作為這幾個分數的公分母,然后依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原分數分別化成以公分母為分母的分數。
(3)分數的大小比較
①同分母分數: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②同分子分數: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先通分,把它們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然后進行比較。也可以先把各個分數分別化成小數后再比較大小。
④帶分數: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它們的分數部分,分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
⑤假分數: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后再比較大小。
分數的基本概念是一個物體、一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如4/5的分數單位是1/5。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就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也可以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當分子是分母倍數時,能化成整數。當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時,能化成帶分數,商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概念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舉例1/2=(1×2)/(2×2)=2/4 4/8=(4/2)/(8/2)=2/4聯系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在分數里,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1、比較分數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那個分數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那個分數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數,通常是先通分,轉化成通分母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較的分數是帶分數,先要比較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再比較它們的分數部分,分數部分大的那個帶分數就大。
2、分數的分類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數部分的不同情況,可以分成: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⑴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 1。
⑵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 1。
⑶ 帶分數:假分數可以寫成整數與真分數合成的數,通常叫做帶分數。
3、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及分數的基本性質。
⑴ 除法是一種運算,有運算符號;分數是一種數。因此,一般應敘述為被除數相當于分子,而不能說成被除數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數和除法有密切的關系,根據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可得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⑶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 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它是約分和通分的依據。
分數的概念:兩個正整數p、q相除,可以用分數p/q表示。即p÷q=p/q,其中p為分子,q為分母。p/q讀作p分之q.當q=1時,p/q=p。
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所得到的分數與原分數的大小相等。a/b=a×k/b×k=a÷n/b÷n(b、k、n不等于零)。
分子與分母互素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數約去的過程稱為約分。
分數的加減法:異墳墓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運算。
分數的乘法:一般的,由于分數的意義p/q是將一個總體等分為q份而取其中p份,于是我們把兩個分數相乘p/q×m/n的意義規定為:在分數p/q的基礎上,以p/q為總體,“再”等分為n份而取其中m份,其結果是p×m/q×n(q、n不等于零),即。
p/q×m/n=p×m/q×n(q、n不等于零)。
我把我小學的數學書翻了出來,打這些p、q真的很麻煩!!!
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約分、通分的基礎。
例1:分數基本性質的推導
(1)通過直觀圖觀察得出三個分數相等。
(2)從兩個方向觀察三組分數的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
(3)通過自主舉例,從具體到一般,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4)由于分數與除法的內在一致性,引導學生用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來說明分數的基本性質。
例2: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
把分數化成分母不同(分母擴大、分母縮小兩種情況),但大小相同的另一分數。
4.約分
與九義教材相比,把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移至此,更體現了求公因數的必要性。
最大公因數
例1: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1)利用實際情境(用正方形鋪滿長方形且必須是整塊數)引出求公因數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進一步理解正方形的邊長必須既是長方形長的因數,又是寬的因數,從實際問題轉入數學問題。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因數、公因數,與第二單元相響應。
例2:最大公因數的求法
(1)前面沒有正式教學分解質因數,因此這兒不教學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嗎”中進行介紹。
(2)多種方法。
A.分別列出兩個數的所有因數,再找公因數。
B.從較小的數的最大因數開始找,看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
也可引導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從較大的數的最大因數開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方法進行比較,看哪種更合適。
(3)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之間的關系:所有的公因數都是最大公因數的因數。
“做一做”
讓學生接觸兩類特殊數的最大公因數:兩數存在因數和倍數的關系,兩數互質。
約分
例3:最簡分數的概念
(1)通過實際情境引出兩個分數(根據不同的素材引出:具體的米數、分成四段)。
(2)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說明兩個分數相等,為后面的約分設下鋪墊。再給出最簡分數的概念。
例4:約分
(1)原理: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分數改寫成相等的最簡分數。
(2)方法多樣:可以逐步約分,也可直接用最大公因數約。
(3)給出約分的簡便寫法。
5.通分(編排方式與約分相似)
與九義教材相比,把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移至此,更體現了求公倍數的必要性。
最小公倍數
例1: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1)利用實際情境(用長方形鋪滿正方形且必須是整塊數)引出求公倍數的必要性。
(2)借助操作進一步理解正方形的邊長必須既是長方形長的倍數,又是寬的倍數,從實際問題轉入數學問題。
(3)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倍數、公倍數,與第二單元相響應。
例2:最小公倍數的求法
(1)前面沒有正式教學分解質因數,因此這兒不教學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嗎”中進行介紹。
(2)多種方法。
A.分別列出兩個數的倍數,再找公倍數。
B.從較大的數的最小倍數開始找,看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倍數。
也可引導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從較小的數的最小因數開始找,然后和上面的B方法進行比較,看哪種更合適。
(3)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間的關系:所有的公倍數都是最小公倍數的倍數。
“做一做”
讓學生接觸兩類特殊數的最小公倍數:兩數存在因數和倍數的關系,兩數互質。
通分
例3:分數大小的比較
(1)通過實際情境引出兩個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比較。
(2) 和 的比較方法多樣(三年級上冊已經有了一定基礎)。
A.根據分數的意義。
B.根據分數單位的多少。
(3)讓學生通過一些特例,自行總結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三年級上冊有了分子都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
例4:通分
(1)從實際情境引入,出現分子、分母均不相同的情況,比較大小時產生認知沖突。
(2)原理: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兩個分數改寫成分母相等的分數。
(3)通分時,可以把分母都化成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也可以不是最小公倍數。
(4)作為比較大小的方法,還可以把兩個分數改寫成分子相同的分數。
(5)區別通分與約分:約分是對一個分數的運算,通分是對兩個分數的運算。
6.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例1:小數化分數
(1)用小數和分數兩種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個除法運算的結果,建立起兩者的聯系。
(2)利用小數的意義給出小數化分數的一般方法。一位小數由教材給出范例,兩、三位小數由自己類推。
例2:分數化小數
(1)創設六個數比較大小的數學情境。
(2)分數化小數的方法多樣;
A.分母是10、100……的,利用小數的意義來化。
B.分母不是10、100……的,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的,也可以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