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3女性中國總共有多少個省份多少個城市和縣
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總共有多少個省份多少個城市和縣,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中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
截至2020年底,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33個地級行政區、2844個縣級行政區、38741個鄉級行政區。
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區域位置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老撾、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當前(2021年6月),中國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1、河北省:簡稱冀,省會是石家莊;
2、山西省:簡稱晉,省會是太原;
3、遼寧省:簡稱遼,省會是沈陽;
4、吉林省:簡稱,省會是;
5、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是哈爾濱;
6、江蘇省:簡稱蘇,省會是南京;
7、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是杭州;
8、安徽省:簡稱皖,省會是合肥;
9、福建省:簡稱閩,省會是福州;
10、江西省:簡稱贛,省會是南昌;
11、山東省:簡稱魯,省會是濟南;
12、河南省:簡稱豫”,省會是鄭州;
13、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是武漢;
14、湖南省:簡稱湘,省會是長沙;
15、廣東省:簡稱粵,省會是廣州;
16、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是海口;
17、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是成都;
18、貴州省:簡稱黔或貴,省會是貴陽;
19、云南省:簡稱云或滇,省會是昆明;
20、陜西省:簡稱陜或秦,省會是西安;
21、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是蘭州;
22、青海省:簡稱青,省會是西寧;
23、臺灣省:簡稱臺,省會是臺北;
24、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省會是呼和浩特;
25、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貴,省會是南寧;
26、西藏自治區:簡稱藏,省會是拉薩;
27、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省會是銀川;
2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省會是烏魯木齊;
29、北京市:簡稱京,直轄市;
30、天津市:簡稱津,直轄市;
31、上海市:簡稱滬,直轄市;
32、重慶市:簡稱渝,直轄市;
33、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特別行政區;
34、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特別行政區。
各省得名原因:
一、以方向得名
河北:承襲自唐朝時期以當時黃河以北而得名河北道舊制。
河南:承襲自唐朝時期以當時黃河以南而得名河南道舊制。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云南:以在云嶺之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東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西路)。
北京:以首都居于北方而得名。
陜西:以河南陜縣之西得名。
西藏:以清政府官方正式定名得名。
內蒙古:以內札薩克蒙古得名。(蒙古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地,民國后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二、以取字得名
甘肅:以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各取一字得名。
江蘇:以江寧(南京)、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黃山)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南平)各取一字得名。
三、以地名得名
黑龍江:以黑龍江(河流名)而得名。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四川:以宋代在四川地區設立的益州路、利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四路得名。(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即錢塘江)得名。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四、以寓意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原為漢朝西域,清朝收復新疆后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吉林:以吉林烏拉得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有“先有烏拉,后有吉林”一說)。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門:以媽閣(英語Macao)的葡萄牙語(Macau)而得名。
臺灣:以臺灣原住民族“臺窩灣”得名,清朝設臺灣府(府治在現臺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共有包括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除此之外,還包括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二十三個省份為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臺灣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四個直轄市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截至2020年,中國共有23個省,分別是: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臺灣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蘇省、安徽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
截至2020年,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33個地級行政區、2844個縣級行政區、38741個鄉級行政區。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七千六百多個,其中臺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中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
中國有23個省,分別是: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華東:上海、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福建、臺灣。
華中:湖北、湖南、河南
華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
西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
西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
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
有4個直轄市,分別是:
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上海市。
擴展資料: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省級人民政府駐地稱省會(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區域。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中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23個省份分別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廣東省、海南省、福建省、臺灣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
5個自治區分別為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4個直轄市分別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2個特別行政區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順口溜:中國34個省簡稱順口溜為京津滬渝寧陜甘,兩湖兩廣兩河山,蘇浙閩贛云貴皖,港澳臺瓊遼吉黑,內蒙青海疆藏川。
擴展知識:
中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中國是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5800年前后,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前后,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并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1]后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后,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后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中國一共34個省661個城市。省份可細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市可細分為地級市283個;縣級市374個。1636個縣。直轄市是直接由中央所管轄的建制城市;屬于省級行政單位,是直屬中央管理的省級行政單位。自治區是一種行政區劃名稱,其行政地位相當于省,所以自治區也可以理解為有自治權的省,為中國最高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分別為:
1、北京市,京,北京
2、上海市,滬,上海
3、天津市,津,天津
4、重慶市,渝,重慶
5、黑龍江省,黑,哈爾濱
6、吉林省,吉,長春
7、遼寧省,遼,沈陽
8、內蒙古,蒙,呼和浩特
9、河北省,冀,石家莊
10、新疆,新,烏魯木齊
11、甘肅省,甘,蘭州
12、青海省,青,西寧
13、陜西省,陜,西安
14、寧夏,寧,銀川
15、河南省,豫,鄭州
16、山東省,魯,濟南
17、山西省,晉,太原
18、安徽省,皖,合肥
19、湖北省,鄂,武漢
20、湖南省,湘,長沙
21、江蘇省,蘇,南京
22、四川省,川,成都
23、貴州省,黔,貴陽
24、云南省,滇,昆明
25、廣西省,桂,南寧
26、西藏,藏,拉薩
27、浙江省,浙,杭州
28、江西省,贛,南昌
29、廣東省,粵,廣州
30、福建省,閩,福州
31、臺灣省,臺,臺北
32、海南省,瓊,海口
33、香港,港,香港
34、澳門,澳,澳門
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您好,中國共計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一、23個省份詳情如下:
1.湖北省:簡稱鄂,省會城市武漢市。
2.湖南省:簡稱湘,省會城市長沙市。
3.河南省:簡稱豫,省會城市鄭州市。
4.河北省:簡稱冀,省會城市石家莊。
5.山東省:簡稱魯 省會城市濟南市。
6.山西省:簡稱晉,省會城市太原市。
7.遼寧省:簡稱遼,省會城市沈陽市。
8.吉林省:簡稱吉,省會城市長春市。
9.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城市哈爾濱市。
10.江西省:簡稱贛,省會城市南昌市。
11.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城市南京市。
12.浙江省:簡稱浙,省會城市杭州市。
13.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城市合肥市。
14.福建省:簡稱閩,省會城市福州市。
15.四川省:簡稱川,省會城市成都市。
16.云南省:簡稱云,省會城市昆明市。
17.貴州省:簡稱黔,省會城市貴陽市。
18.青海省:簡稱青,省會城市西寧市。
19.甘肅省:簡稱甘,省會城市蘭州市。
20.陜西省:簡稱陜,省會城市西安市。
21.海南省:簡稱瓊,省會城市海口市。
22.臺灣省:簡稱臺,省會城市臺北市。
23.廣東省:簡稱粵,省會城市廣州市。
二、自治區5個如下:
1.廣西(壯族):簡稱桂,首府南寧市。
2.西藏(藏族):簡稱藏,首府拉薩市。
3.寧夏(回族):簡稱寧,首府銀川市。
4.內蒙古(蒙古族):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
5.新疆(維吾爾族):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市。
三、直轄市4個:
1.北京市:簡稱京。
2.天津市:簡稱津。
3.上海市:簡稱滬。
4.重慶市:簡稱渝。
四、特別行政區2個:
1.香港:簡稱港。
2.澳門:簡稱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