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旅游劉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視頻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劉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視頻展開說明,劉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50O字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劉姓的來源和歷史名人的研究報告簡介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1,劉姓的來源: 出自祁姓,為帝堯陶唐氏之后。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陜西劉氏。 二、出自姬姓,為周王室的后裔。
2,相傳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 ,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后裔以邑為,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這部分宗室女的子孫于是皆從劉姓。于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3,據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后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
4,北魏時,原匈奴中部帥劉猛的后裔劉路孤率獨孤氏部落歸附鮮卑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復姓獨孤氏一部分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八大貴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5,劉姓名人:劉邦:即漢高祖,沛縣人。秦末時陳勝起義,他在沛縣聚眾三千人響應。后受楚懷王之命與項羽分兵入關,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陽,被項羽封為漢王,與項羽展開五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之后得勝,建國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后遷都長安,史稱西漢。
6,劉啟 (公元前188~前141)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稱漢景帝,采用竇皇后的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后因采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
7,劉徹(前156一前87),即漢武帝。西漢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法術刑名;頒行“推恩令”,削割據勢力;官營鹽鐵貿易,平抑物價;治理黃河,興修水利,移民屯邊,行“代田法”;派張騫等出使西域,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設郡縣于云南,貴州,將漢朝推向全盛時期。能詩善賦,原有文集兩卷,亡佚。
8,劉秀:南陽蔡陽人,東漢開國君主,史稱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綠林軍,以恢復漢時制度為號召,聯合貴族勢力,打敗赤眉起義軍。建武元年稱帝,定都洛陽。后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劉姓最早的一支來源于祁姓,是帝堯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魯山。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后裔士會,形成于春秋初期。
劉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在為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
后來,由于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歷史名人: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恒: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儉勵精圖治,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
劉姓的人口分布
劉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劉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區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西北、新疆喀什地區,劉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2.1%;
在浙江、江蘇南部、福建大部、臺灣、廣東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東部、新疆西地區,劉姓分布頻率在1.4%—4.2%,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5%;在其他地區,劉姓分布頻率不足1.4%,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7.8%。
劉姓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我們班有個同學叫劉雨汐,諧音“劉禹錫”。
我們常和她開玩笑:“你是一個大詩人,以后成名了,要請客呀!”老師說,姓氏是一種文化。
于是,我們便決定研究劉姓。
二、調查方法。
1、報紙、書籍2、網絡3、聽說4、電視。
三、調查方法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 劉姓來源 伊祁氏受封于劉地,建立劉國。
后裔改為劉姓。
外族改姓也是其來源之一。
網絡 少數民族劉姓 匈奴貴族、鮮卑貴族、突厥沙陀貴族、契丹貴族、 *** 、蒙古族、滿族等。
電視 劉姓分布 全國各地。
臺灣和外國也有很多劉姓華僑。
網絡 劉姓人口 劉姓約有6456萬人,為中國第四大姓。
書籍 劉姓名人 劉邦、劉秀、劉備、劉墉、劉向、 *** 、劉翔、劉歡、劉德華、劉亦菲、劉若英。
聽說 宗族特征 劉姓地位顯赫,稱王稱帝者多達六十六人。
電視 劉姓族譜 劉祥澍所修劉氏族譜,載有清代江蘇劉姓一支輩份字行為。
四、結論
1、我國的劉姓源遠流長,傳說伊祁氏受封于劉地,建立劉國。
后裔以劉為姓,所以我們認為劉氏正宗在陜西。
外族也有許多人改姓。
如王常、項伯等,都因立功被賜予劉姓。
這也是后來劉姓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2、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劉姓子孫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有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蜀漢建立者劉備、宰相劉羅鍋、 *** 中央副主席 *** 、跨欄冠軍劉翔……我們都驚嘆不已!
3、 劉姓人口很多,約有645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⒌4%,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
在十四個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國各地都有姓劉的人,甚至海外也有不少劉姓華僑。
劉氏的來源主要有三:
1、源于姬姓的劉氏形成于春秋時期。
2、最早的一支來源于祁姓,是帝堯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
3、外族的改姓: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
歷史名人有:劉邦、劉恒、劉安等等。
劉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劉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區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西北,劉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2.1%;在青海以東、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區,劉姓分布頻率在4.2%—7%,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8.6%;在浙江、江蘇南部、福建大部、臺灣、廣東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東部,劉姓分布頻率在1.4%—4.2%,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5%;在其他地區,劉姓分布頻率不足1.4%,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7.8%。
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于祁姓,是帝堯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魯山。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后裔士會,形成于春秋初期。
2、源于姬姓的劉氏形成于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外族的改姓。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
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但劉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地區,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此外,湖北荊襄地區、湖南長沙地區、江西九江地區也有劉姓望族。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戰亂,中原劉姓與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亂,向南方、東南和西南遷移,部分遷往日本和朝鮮半島。從東晉到唐朝,中原地區向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移民從未間斷,移民越來越大,地域越來越遠。
唐宋時期,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遍地劉”已初步形成。劉氏開始遷往兩廣,唐末中原人口大批移民福建,這也包括劉姓人群。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河南宣撫使劉龍第七子劉開七,在廣東潮州任官,子孫遂居于興邑,人丁興旺,支派益繁,后又自興寧分散至許多地方。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占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后排第四位。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東、河北五省,人口約占劉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遼寧、湖北、黑龍江和安徽,這五省的劉姓又集中了26%。四川和河南均居住了劉姓總人口的10%,為劉姓并列第一大省,分別占省總人口的5.5%和6%。全國形成了華北、四川、華中、東北四大塊劉姓人口聚集地區。
查看全部3個回答
劉字男孩名字_2020新生起名_鼠年起高分名字大全「起名」
男孩名字相關信息推薦
2020劉字男孩名字,精選適合寶寶的_如意好名字!好聽,好讀,簡單大氣+瑯瑯上口,取名滿意為止!。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銘..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關于劉姓的歷史和現狀研究報告
劉為華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傳帝堯姓伊祁,他的子孫有一支以祁為姓,被封在劉國(河北唐縣),后代稱劉氏。
一、起源
1、源于姬姓的劉氏形成于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2、最早的一支來源于祁姓,是帝堯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魯山。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后裔士會,形成于春秋初期。
3、外族的改姓: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匈奴族劉姓;北魏“勛臣八姓”之一有獨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后,于496年實行漢化改革,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
二、名人
1、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中陽里街道)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3、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擴展資料
在中國歷史上,劉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6人,先后建立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后漢、北漢、大齊等王朝或政權。共歷時650多年,是中國建立封建王朝最多最久的姓氏。
其中,劉邦建立的西漢歷214年,劉秀建立的東漢歷196年,兩漢共計41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間最長的一個朝代;劉備建立的蜀漢歷43年;匈奴族劉淵建立的漢國,至其侄劉曜即位,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歷26年;
劉裕在南方建立的宋朝歷60年;劉武周于唐初曾自稱皇帝,年號天興;劉黑闥于唐初稱漢東王,年號天造;劉隱在廣州建立的南漢歷55年;沙陀人劉知遠建立的后漢歷4年;劉崇建立的北漢歷29年;劉豫受金冊封,南宋初曾為“齊帝”;新莽末年,湖北棗陽人劉玄曾在河南南陽稱帝,年號更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姓
一、起源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后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劉姓建立了西漢、后漢、南漢等政權。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后裔士會,形成于春秋初期。
二、名人
1、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中陽里街道)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3、劉基
劉基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姓的起源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是炎帝堯陶唐氏的后人。炎帝的后人祁氏被封于劉國(現在的河北省保定市唐縣)。其子孫便以國為姓,形成了劉姓。相傳這是劉氏的正宗。
第二,周王室的后人。王季的兒子被周成王封地于劉邑(現在的河南省偃師市),其后人也慢慢地便以封地為姓,形成劉姓。
第三,就是其他姓氏的族人,后被賜姓和改姓為劉。項伯曾多次幫助劉邦,后被劉邦賜姓為劉。
在北魏時期孝文帝遷都洛陽后便將鮮卑族中的獨孤氏改為了漢姓劉姓。還有很多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中也有改為劉姓的,劉姓也成為當時的大姓之一。
歷史上的劉氏名人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恒: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儉勵精圖治,開創治世“文景之治”,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與其父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的起源,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記載,主要出自三個姓氏:“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① 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據悉劉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在為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后來,由于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② 出自外族的改姓:1、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長安,并因此賜婁敬姓劉;2、漢高祖劉邦采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為妻。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③ 出自姬姓:形成于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
二、歷史發展: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
據《中國人名大辭典》當中記載劉姓歷代名人1574名,占歷代名人總數的3.46%,排在姓氏名人的第四位。劉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4.39%,排在第四位。其中在歷代帝王錄上,劉氏以66位帝王而獨占鰲頭,領諸姓氏之先。
劉邦: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恒: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后,封劉恒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后,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
劉元梁:晉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貶為右淮尉,精通詩詞,頗有文采,詩作眾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殘詩作有 反昭新書等。
劉德華:1961年9月27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作詞人、制片人。作為知名藝人,劉德華曾獲得過銅紫荊星章、太平紳士、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世界杰出華人獎、演藝學院頒發榮譽院士、加拿大紐賓士域藍仕橋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等榮譽,可見他受到各方認可,是一個有學問的藝人。
0 2
zhanghua8198 高能答主 。
2020-12-23 用力答題,不用力生活。
已關注
劉姓為中國主要姓氏之一,全國劉姓人口排名第四。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登基稱帝人數最多的姓氏。在中國古代有“劉天下,李半邊”說法,而在中國北方則有“張王李趙遍地劉”的說法。劉姓在韓國亦有分布。
劉姓的來源之一
1 . 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堯(伊祁放勛)之后,受封于劉(今河北省唐縣),建立祁姓劉國,后裔因以為 劉姓書籍源于祁姓,傳說出自上古堯帝的后裔祁氏被封于劉國(前稱定州唐縣,今河北唐縣),屬于以國名為氏。相傳,唐堯是遠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領袖,名放勛,他賢達善良,后成為部落聯盟首領,被尊為五帝之一。據傳說唐堯出身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堯因地名而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劉國(今河北唐縣),子孫遂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為劉氏,史稱劉氏正宗。 又一說劉姓始于劉累(部分留氏族譜作“留累”)。《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陶唐既衰,其后有劉 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后。”《竹書紀年》云:“孔甲元年,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 《竹書紀年》云:帝孔甲七年,劉累遷于魯陽。”
劉姓的來源之二
2. 源于晉國士氏: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賜氏御龍。后遷魯縣,至商代彭氏而為豕韋氏。商末國于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杜(今西安市南杜陵),為唐杜氏。周宣王時國君杜伯無罪被殺,其子杜隰叔奔晉,其孫杜蒍在晉國擔任士師,其玄孫士會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縣),子孫遂以封邑范為姓,稱為范氏。士會嫡子范文子士燮,為國之賢臣;次子士魴,立彘氏,士魴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復劉氏,漢高祖劉邦就是他的后代。士會不僅是范氏、隨氏得姓始祖,也是劉氏的大顯祖。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說)“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 王符在《潛夫論》中稱贊道:“劉氏自唐以下,漢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會(即士會)之最盛也”。 鄭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說:“堯之后分為六,唐氏、杜氏、范氏、劉氏、 韋氏、祁氏,皆為著姓,豈堯之不泯歟”!
劉姓的來源之三
3.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賜給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將劉邑(今河南偃師),封給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領地。至此,姬姓劉子國就正式地在東周王畿之內建立起來了,劉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劉氏的肇姓始祖。姬姓劉氏世代任周朝卿士,主理內政外交長達一百多年。 《左傳》成公十一年:晉郤至與周爭鄇田,王命劉康公、單襄公訟諸晉。
劉姓的來源之四
4. 源于投降漢朝的秦末齊國將領劉到:據史書記載,“平都孝侯劉到,平都。索隱縣名,屬東海。以齊將,高祖三年降,定齊,侯,千戶。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劉到元年。索隱故齊將。巳上孝惠時三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