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網絡履怎么讀什么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履怎么讀什么意思是什么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履怎么讀拼音是什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可使用鍵盤輸出“L”和“V”來打出來“履”這個字;
“履”字的拼音是lǜ ,搜狗輸出法中用“V”默認成了“ǜ”。?。
【履】
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尸】部再查【12】畫。
讀音:lǚ ㄌㄩˇ
筆畫數:15
答案: 解析: 履:查“尸”部,再查(12)畫,讀音是(l[),意思是:鞋。
履lǚ
1.鞋。
《莊子?山木》:“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系履而過魏王。”
唐韓愈《喜雪獻裴尚書》詩:“履弊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鳳陽士人》:“女呼麗人少待,將歸著復履。”
2.穿(鞋)。
《莊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
《漢書?匡衡傳》:“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謁者詔衡冠履。”
唐李賀《南園》詩之十一:“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牽苔絮長蓴花。”
《英烈傳》第一回:“[女樂]都履著絨扣錦幫三寸鳳頭鞋。”
3.踩踏。
《易?坤》:“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論語?鄉黨》:“立不中門,行不履閾”。
《魏書?太祖紀》:“商人王霸知之,履帝足於眾中,帝仍馳還。”
葉圣陶《窮愁》:“阿松所識,不出里巷鄙夫,豪富階除,平生未履。”
4.行走。
《易?履》:“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宋蘇軾《薦朱長文札子》:“昔苦足疾,今亦能履。”
沙汀《航線》:“他們可并不如傳說一般,涉水如履平地。”
5.臨,至。
《易?履》:“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
《新唐書?吐蕃傳上》:“朕未始擐甲履軍,往者滅高麗、百濟,比歲用師,中國騷然,朕至今悔之。”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應再履塵世。”
魯迅《集外集?斯巴達之魂》:“惟斯巴達人有‘一履戰地,不勝則死’之國法,今惟決死!”
6.謂經歷某種景況。
漢焦贛《易林?震之賁》:“四隤不安,兵革為患,掠我妻子,家履饑寒。”
宋蘇軾《與李方叔書》:“比日履茲秋暑,起居佳勝。”
《元史?許國楨傳》:“朕昔出征,同履艱難者,惟卿數人在耳。”
清李漁《比目魚?駭聚》:“怪無端,履禍危。”
7.踐履所及,指國家的疆界。
《左傳?僖公四年》:“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杜預注:“所踐履之界。”
南朝陳徐陵《陳公九錫文》:“二南崇絕,四履遐曠。”
8.執行;實行。
《國語?吳語》:“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
唐柳宗元《虞鳴鶴誄》:“克恭以孝,惟禮是履。”
葉圣陶《齊天樂?建國三十周年致祝》詞:“人人問己:果所踐符真,出言都履?”
9.踏勘。
宋蘇舜欽《先公墓志銘》:“公按籍收判質,悉履邑田書而揭之。”參見“履畝”。
10.行為;品行。
《晉書?溫嶠傳論》:“性履純深,譽流邦族。”
《續資治通鑒?宋寧宗慶元二年》:“因世變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足言;因世變而意氣有所加者,亦私心也。”參見“履行”。
11.福祿。
《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毛傳:“履,祿。”
漢焦贛《易林?需之大畜》:“封圻英六,履祿綏厚。”
12.禮。
《易?序卦》:“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
王弼注:“履者,禮也。”
《詩?商頌?長發》:“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
毛傳:“履,禮也。”
13.敬辭。猶言起居。多用於書信。
宋蘇軾《與朱康叔書》之四:“比日伏想尊履佳勝。”
14.六十四卦之一。兌下乾上。
《易?履》:“彖曰:履,柔履剛也。”
15.鬼神名。
《莊子?達生》:“桓公曰:‘然則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灶有髻。’”陳鼓應注:“履:神名。
司馬彪本作‘漏’。”---漢語大辭典。
如履平地
【拼音】:rú lǚ píng dì。
【釋義】: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樣。比喻從事某項活動十分順利。
【出處】:唐·裴铏《周邯》:“因夷人賣奴,年十四五,視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例句】:一個最勇敢的叫徐驤,生的矮小精悍,膂力過人,跳山越澗,~。
【反義詞】:如履薄冰
“足之所履”的“履”是動詞用法。古漢語的詞性是經常活用的;換句話說,古漢語詞性并非固定的。聯系到該句而言,“履”本是名詞“鞋”的意思,在這就成了動詞,變成”踏“的意思。”足之所履“意即”腳之所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