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1汽車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官網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官網展開說明,商務印書館的前世今生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商務印書館現在還在嗎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商務印書館在中國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
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立于上海,至今跨越三個世紀,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奇跡。初創時期的商務以印刷為主業,不久拓展至出版領域,并很快發展成為一家實力雄厚的文化教育機構。1932年慘遭日寇轟炸,旋即得到復興。1937年設總管理處于長沙,1941年遷至重慶,1946年遷回上海。
企業文化
百余年來商務秉承“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的宗旨,以品質、責任、創新、合作為核心價值觀,把文化擔當和文化追求放在企業核心經營理念的首位。在新時期面對新形勢提倡做有良知的出版人,那就是文化建設者,而不僅僅是商人;提倡實事求是,而不是夸張和誤導。
商務印書館創辦于1897年。
1897年,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辦,創辦人為夏瑞芳、鮑咸恩、鮑咸昌、高鳳池等。1901年,張元濟投資商務印書館。代印張元濟與蔡元培創辦的《外交報》。
1903年,設第一個分館于漢口。十月,正式成立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吸收日資,改進印刷。首次使用著作權印花。編印小學“最新教科書”。
商務印書館創辦125周年紀念
2022年2月11日,作為我國現代出版業的開端、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之一,商務印書館迎來了自己125歲的生日。
2022年2月11日當天,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為讀者奉上“《千丈之松》:館歌里的商務印書館”的館史專題講座,以館歌《千丈之松》為引,講述商務印書館125年來的風雨歷程,深入闡釋了館歌中的“商務精神”。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李平在線上帶領廣大讀者朋友們探秘商務印書館,與線上讀者一起,“采訪”多位資深編輯,分享“工具書的王國”“學術出版重鎮”好書背后的故事。
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于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商務印書館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以張元濟、夏瑞芳為首的出版家艱苦創業,為商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早在商務創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從此先后延請高夢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開展以出版為中心的多種經營,實力迅速壯大,編寫大、中、小學等各類學校教科書,編纂《辭源》等大型工具書,譯介《天演論》《國富論》等西方學術名著,出版魯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現當代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整理《四部叢刊》等重要古籍,編輯“萬有文庫”“大學叢書”等大型系列圖書,出版《東方雜志》《小說月報》《自然界》等各科雜志十數種,創辦東方圖書館、尚公小學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攝電影等。
新中國成立后,商務積極完成公私合營改造,并1954年遷至北京,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開始了新的奮斗歷程。1958年,中國出版社業務分工,商務承擔了翻譯出版國外哲學社會科學和編纂出版中外語文辭書等出版任務,逐漸形成了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世界名人傳記”為代表的翻譯作品,和《辭源》《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英華大詞典》等為代表的中外文語文辭書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1]。
有。上海商務印書館還有,商務印書館(上海)有限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態為存續(在營、開業、在冊)。商務印書館(英文名稱:TheCommercialPress,簡稱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于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商務印書館于1897年2月11日創立于上海 并1954年遷至北京。
上海商務印書館舊址在虹口區四北路和海寧路交叉口向南50米附件。花園小區門口(虹口大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