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旅游極化液中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比例為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極化液中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比例為,極化液用5還是10的葡萄糖溶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常規極化波(G-I-K)
1.1 組成 用普通胰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為1個療程。
2 鎂極化液(G-I-K-M)
2.1 組成 用普通肢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及10%硫酸鎂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為1個療程。
3 強化極化液
3.1 組成 用普通胰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及L-門冬氨酸鉀鎂(L-PMA)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30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為1療程。
4 高濃度極化液
4.1 組成 用普通胰島素20U和10%氯化鉀15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和50%葡萄糖6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1個療程。
5 簡化極化液
5.1 組成 L-門冬氨酸鉀鎂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為1個療程。
極化液的組成比例是用普通胰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氯化鉀1.5g+胰島素10IU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
常規極化液可以促進心肌攝取和代謝葡萄糖,使鉀離子進入細胞內,恢復細胞膜的極化狀態,有利于心臟的正常收縮,減少心律失常。
擴展資料:
常規極化液促進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同時把鉀帶入細胞,恢復細胞的膜電位,從而防止心律失常的發生。
在我國,GIK長期以來被心血管內、外科及其他相關科室用于AMI及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等的輔助治療。但多年來由于作用機制不明,在臨床使用上尚未得到重視,其最佳組成、配比及濃度,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極化液
配置:用普通胰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
應用:極化液能使病態的心肌細胞恢復細胞膜的極化狀態,對保護缺血損傷的心肌、改善竇房和房室傳導,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
鎂極化液即是在常規極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鎂,因為鎂對心肌電活動有廣泛的影響,同時鎂能激活心肌腺苷環化酶,維持線粒體的完整和促進其氧化磷酸化過程。
擴展資料:
心肌細胞在除極過程中的離子交換主要是Na + 、Ca 2+ 的內流、K + 的外流,從而使心肌細胞內恢復負壓,回到“極化狀態” ,但此時細胞膜內外離子的分布尚未恢復,心肌細胞未達到真正的極化狀態,還必須依靠鈉-鉀泵,由ATP供給能量,排出Na + 、Ca 2+ ,攝回K + ,使細胞內外離子的分布恢復到靜息狀態———極化狀態 。
鉀離子在保持心肌細胞極化狀態和生理功能方面十分重要,而常規極化液所提供的能量和鉀離子濃度對某些重度缺血損傷的心肌細胞恢復靜息狀態不能滿足,而提高常規極化液的濃度,保持較高濃度的K + 平衡,就能恢復心肌細胞的極化狀態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極化液。
常規極化液由10% 葡萄糖500 ml、正規胰島素8~12u、10%氯化鉀10ml組成,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塞。
1、組成:常規極化液由10%葡萄糖500ml、正規胰島素8~12u、10%氯化鉀10ml組成,也有改良極化液如加25%硫酸鎂10ml。
2、作用:極化液在提供葡萄糖、胰島素、氯化鉀,可使細胞外鉀進入心肌細胞內,改善缺血心肌代謝,促進葡萄糖進入心肌細胞內;同時極化液可以激活鈉鉀ATP酶,促使心肌細胞膜復極化,保護缺血損傷的心肌。
機制
1、由于缺血損傷的心肌細胞中的鉀外溢,且能量不足,極化液通過給缺血心肌提供能量和K+,促進心肌細胞攝取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脂肪酸從脂肪組織釋放,減少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積,顯著增加心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缺血心肌的功能恢復。
2、極化液中的胰島素可活化心肌細胞內Akt(也被稱為蛋白激酶B,PKB),進一步激活eNOS(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增加心肌NO生成,從而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細胞凋亡,發揮心血管保護效應。
3、激活心肌細胞膜Na + -K +-ATP酶,增加細胞內鉀離子濃度,恢復細胞極化狀態,改善缺血心肌的電生理,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極化液。
使用極化液的注意事項是:
1、注意個體差異,不同的患者對藥物敏感度也會不同。
2、盡量采取臥位的體位,臥床患者輸完液體休息片刻再走。
3、根據不同的患者來掌握不同的輸液速度。
4、對不同病情的患者選取不同的藥物。
極化液,用普通胰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為1個療程。極化液能使病態的心肌細胞恢復細胞膜的極化狀態,對保護缺血損傷的心肌、改善竇房和房室傳導,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
極化液能使病態的心肌細胞恢復細胞膜的極化狀態,對保護缺血損傷的心肌、改善竇房和房室傳導,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極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鉀的同時供給胰島素,可使細胞外鉀轉回心肌細胞內,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謝;促進葡萄糖進入心肌細胞內,抑制脂肪酸從脂肪組織釋放,從而減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積。胰島素并能顯著增加心肌蛋白質的合成。
擴展資料:
心肌極化液在心臟疾病方面已廣泛運用,并在常規極化液的基礎上發展了鎂極化液、強化極化液、高濃度極化液以及簡化極化液。
并從急性心肌梗塞開始,已廣泛運用治療多種心臟疾病。本文就5種極化液的生理基礎及應用進展作一探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心肌極化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極化液。
常規極化液(GIK)比例組成:普通胰島素10U、10%氯化鉀10ml、10%葡萄糖液500ml。
用法:靜脈滴注,1次/日,7-14天為一個療程。
作用:胰島素可促進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同時把鉀帶入細胞,恢復細胞的膜電位,從而防止心律失常的發生。
原理
①胰島素可使血中K+、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
②缺血損傷的心肌纖維中的鉀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極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鉀的同時供給胰島素,可使細胞外鉀轉回心肌細胞內,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謝;
③促進葡萄糖進入心肌細胞內,抑制脂肪酸從脂肪組織釋放,從而減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積;
④胰島素能顯著增加心肌蛋白質的合成,所以極化液能使病態的心肌細胞恢復細胞膜的極化狀態,對保護缺血損傷的心肌、改善竇房和房室傳導,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極化液。
強化極化液
3.1 組成 用普通胰島素10U和10%氯化鉀10ml及L-門冬氨酸鉀鎂(L-PMA)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30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7~14日為1療程。
3.2 分析 門冬氨酸鉀鎂在20世紀70年代***已用于臨床,門冬氨酸對細胞親和力很強,作為螯合劑與金屬離子結合后,分離較慢,可作為鉀、鎂離子載體重返細胞內。提高細胞內鉀濃度,從而發揮鉀、鎂離子的作用;另外它還參與了細胞內三羧酸循環 。心臟病人由于攝入不足,長期服用利尿劑等因素,50%病人有低鉀血癥,其中又有42%并發低鎂血癥,因此加入L-PMA后就同時有Na + -K + -ATP泵載體和鉀、鎂離子載體(L-PMA)促進鉀離子進入細胞內,使缺血損傷的心肌細胞恢復極化狀態時得到加強、有強化原極化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