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9育兒口罩標準gb19083-2010是什么級別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口罩標準gb19083-2010是什么級別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口罩標準等級GB2626-2019,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防護口罩檢測標準如下:
一、醫用防護口罩檢測標準:
醫用防護口罩檢測標準為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檢測項目主要有基本要求檢測、合性、鼻夾檢測、口罩帶檢測、過濾效率、氣流阻力測定、合成血液穿透檢測、表面抗濕性能檢測,環氧乙烷殘留量、阻燃性能、皮膚刺激性能檢測、微生物檢測指標等。
二、日常防護型口罩檢測標準:
日常防護型口罩檢測標準為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
檢測項目有基本要求檢測、外觀要求檢測、內在質量檢測、過濾效率、防護效果。其中內在質量檢測項目主要有耐摩擦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環氧乙烷殘留量、吸氣阻力、呼氣阻力、口罩帶及與罩體鏈接處斷裂強度、呼氣閥蓋牢度、微生物。
三、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檢測標準: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檢測標準為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檢測項目主要有外觀、結構與尺寸、鼻夾、口罩帶、細菌過濾效率、通氣阻力、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生物學評價。其中微生物指標主要檢測細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黃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真菌。
疫情期間口罩應符合的標準是:
符合中國GB19083-2010標準濾效率95%(非油性顆粒物測試)。要求通過合成血液穿透測試(防體液噴濺),符合微生物指標。
N95口罩為美國 NIOSH認證,非油性顆物過濾效率95%。KN95口罩為符合626強制性標準颙粒物過濾效率≥95%。一般由非織造布材料制造而成,包括過濾層、口罩帶以及鼻夾。標準的醫用外科口罩分3層,外層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里面。
疫情期間戴口罩的重要性及場合有:
1、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2、對于個人來說,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不是100%,并且產生保護性抗體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對于群體來說,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所以,現階段一些防控措施仍然要堅持,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通風等防護措施。
3、在空氣流通不好地方,比如封閉的交通工具飛機、高鐵、地鐵、公交車等,封閉的公共場所如乘坐電梯這樣通風條件不太好的地方,要戴口罩。
4、到醫院就診或者陪同親友看病,在醫院環境中一定要戴口罩。
5、在公共服務窗口,像超市的收銀、銀行的柜臺這些地方要戴口罩。
五種口罩的標準分別為GB19083-2010、YY0469-2011、YY/T0969-201、GB/T 32610-2016、GB/T 38880-2020。
1、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執行標準是GB19083-2010。
2、醫用外科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執行標準是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執行標準是YY/T0969-201。
4、日常防護型口罩
日常防護型口罩執行標準是GB/T 32610-2016。
5、兒童口罩
兒童口罩執行標準是GB/T 38880-2020。
如何辨別口罩是否達到防疫標準?
各類型的口罩比較復雜,如果難以選擇和辨別,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判斷口罩是否達到防疫標準,那就是看口罩包裝印刷上面的編碼是否符合以下標準:按規定受醫療器械許可監管的醫用口罩外包裝上會標注產品注冊號,編號規則通常為:X械注準+注冊年份+264+編號。
口罩的標準型號和規格如下:
正規醫用口罩外包裝上應印有執行標準編碼的標志,目前醫用口罩的三種標準型號為: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醫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0969-2013。
大家可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產品注冊號,若是能夠查到,那么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是合規的口罩。
醫用口罩適用人群: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門診、病房工作醫護人員,人員密集區的工作人員,從事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居家隔離及與其共同生活人員等中等風險人群推薦使用。
口罩的介紹
醫用防護口罩:對一些較高風險人群(如急診工作醫護人員、對疫情相關樣本進行檢測人員等)和高風險人群(疫區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等),推薦使用醫用防護口罩。口罩是一種衛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進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紗布或紙等制成。
口罩對進入肺部的空氣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在粉塵等污染的環境中作業時,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為空氣過濾式口罩和供氣式口罩。
我國的n95口罩的執行標準是GB2626-2019。
這個標準是我國在2020年7月1日的時候頒布的,這個標準的過渡期為一年,也就是說企業在2021年7月1日以后生產的相關口罩必須遵循這個新的標準。
根據這個標準,N95口罩對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在95%以上,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佩戴這種口罩可以有效的防護新冠病毒。
口罩的防護性和透氣性取決于熔噴布。
N95和KN95口罩都屬于N95級別口罩,過濾效率高、防護能力強,對于非油性顆粒的防護效率≥95%。
目前我們所佩戴的口罩大部分是大三層結構里外為支撐層,內層是過渡層即口罩過濾核心材料,而口罩的防護性和透氣性取決于過濾層使用的熔噴布質量,若熔噴布阻力小口罩透氣性就會好。
傳統駐級工藝的熔噴布較厚這樣的口罩較好的能達到150帕通氣,阻力較差的口罩其通氣阻力近300帕。目前新型熔噴布工藝在保證高過濾效率的同時將熔噴布做得更薄,口罩平均通氣阻力不超過100帕,更好的能做到通氣阻力在80帕以下。
預防新冠病毒的口罩執行標準為:
醫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適用于普通門診、病房工作醫護人員,人員密集區的工作人員,從事與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居家隔離及與其共同生活人員等中等風險人群。
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2010:適用于一些較高風險人群(如急診工作醫護人員、對疫情相關樣本進行檢測人員等)和高風險人群(疫區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等)。
日常防護型口罩GB/T32610-2016:適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防護型口罩,不適用于缺氧環境、水下作業、逃生、消防、醫用及工業防塵等特殊行業用呼吸防護用品,也不適用于嬰幼兒、兒童呼吸防護用品。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YY/T0969-2013:適用于覆蓋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頜,用于普遍醫療環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噴出污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
兒童口罩GB/T38880-2020:兒童佩戴的用于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阻隔微生物、花粉、飛沫等的口罩,根據性能可分為兒童防護口罩和兒童衛生口罩。
挑選口罩可以遵循“一查二看三聞”的原則。
“一查”:在口罩的外包裝上,可以看到一個注冊證號,可以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面去查詢這個注冊證號,看是否和口罩品牌規格一一對應。如果沒有這個注冊證號,則說明這個口罩資質不合格,不具備足夠的防護能力。
“二看”:用剪刀剪開一只口罩,可以看到中間是有一層叫做熔噴布層。而這層也是決定口罩防護能力很重要的功能層。此外,也可以看一看口罩的制作工藝。
“三聞”:合規的口罩應該沒有異味,如果能聞到口罩有明顯的異味,如發酸、發霉,則可能在生產或儲存過程當中出現了質量問題。這樣的口罩也盡量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