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教育南靖土樓和永定土樓哪個好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靖土樓和永定土樓哪個好玩,以及永定土樓位于哪個地方,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果是狹義上的可能不算。
閩南地區指福建省東南部廈門、泉州、漳州、龍巖新羅區和漳平,方言通行閩南語,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等來劃分的。
莆田通行語言莆仙話源于閩南語系但現代已有較大差別,已經不能與其它地區的閩南語交流。龍巖市新羅區和漳平市雖行政區劃與閩西有較大關聯,但地理位置、血統、語言、文化、風俗都屬于閩南,并且在歷史上龍巖新羅區和漳平屬于漳州市。因此狹義上所指的閩南僅指廈門-泉州-漳州-龍巖新羅區和漳平。
廈門市:思明區、湖里區、同安區、集美區、海滄區、翔安區,轄6區。
泉州市:豐澤區、鯉城區、洛江區、泉港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金門縣(待統一),轄4區3市5縣。
漳州市: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云霄縣、漳浦縣、詔安縣、長泰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轄2區1市8縣。
龍巖市:新羅區、漳平市。
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永定,是純客家縣,是福建擁有最多的土樓的縣,總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內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樓有-福建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其中,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筑規模最大的,2010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
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
永定,是純客家縣,是福建擁有最多的土樓的縣,總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圓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腳樓等多種內型。永定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方樓100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的土樓有-福建土樓王-承啟樓,土樓王子-振成樓,土樓公主-振福樓。其中,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筑規模最大的,2010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紀錄。
龍巖最好玩的四個地方:冠豸山風景區、永定土樓、福建省龍巖市古田旅游區、長汀古城。冠豸山風景秀麗,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水潺潺,松風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游人在此傾聽濤聲。走過有驚無險的丹梯云棧,穿過“云矚”塹門,便是高壁峭立、獨開一面的“滴珠巖”。
永定土樓,即永定客家土樓,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龍巖市永定區,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福建省龍巖市古田旅游區景區,位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區包括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紀念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松蔭堂、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等一大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于福建長汀,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為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沖,被稱為“福建西大門”。
培田古民居位于龍巖市連城縣,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是客家建筑文化經典之作。
永定土樓是在龍巖不是在廈門。。。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筑,是我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巖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永定土樓的代表: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 振成樓是客家土樓的精品,清初之前的土樓,被稱為“土樓王子”,位于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該樓建于1912年,按八卦圖結構建造,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內有花園、學堂等。內環還有中心大廳,雕梁畫棟,裝飾秀麗,古樸典雅,中西合璧。 占地約5000平方米,費時5年建成,耗資8萬光洋。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八卦每卦6間,一梯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筑有防火墻,以拱門相通。祖堂為一舞臺,臺前立有4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臺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圈成內圈,二層廊道有精致的鐵鑄欄桿。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礬舉辦的世界建筑模型展覽會上,振成樓與雍和宮、長城并列為中國三大建筑,模型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古建筑代表在建筑展覽會展出。振成樓設有客房、餐館、浴室及衛生設備。汽車可直達該樓。按《易經》“八卦圖”布局建造,卦構之間設有防火墻,并設拱門,門閉自成院落,門開院落相通。樓內有二層環形樓臺,還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與鐵質花格欄桿。內環當中為中心大廳,廳前設廊,以4根近7米長的大石柱支撐。樓內院落之間通道常以屏風相隔。該樓內環2層,用磚木仿西洋式裝修,形成“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樓內有眾多名流名家楹聯,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內涵。主樓左右兩側分別建有學堂和其他附屬建筑,使整體造型像“烏紗帽”。樓內構造趨向精巧,雕龍刻鳳,裝修華麗。 圈數最多、居住人口最多的圓樓:承啟樓 承啟樓,被稱為“土樓王”。位于永定縣高頭鄉,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1.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計400個房間。整個建筑面積為5376.17平方米。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像一個熱鬧的小城市。臺灣政要吳伯雄先生曾親題“福建土樓王”。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被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最花工日的土樓:永隆昌 永隆昌,永定縣撫市鎮的“永隆昌”,以高大著稱。該樓因受地形限制,部分以沙灘為基地,填平工程特大,從填壩動工到整修完工,前后整整花去28年。主樓高五層半,占地都有一萬多平方米。是方樓與五鳳樓的組合建筑。主樓有福盛樓和福善樓兩座,合計有92個廳,746個房間,144座樓梯,7口水井。 高度最高的土樓:遺經樓 位于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方形土樓。外墻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樓高17米5層,共有房間二百六十七間,51個大小廳堂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并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 中間為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就讀,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后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筑。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 宮殿式土樓:奎聚樓 全國唯一的宮殿式土樓“奎聚樓”。位于湖坑鎮洪坑村,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后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墻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筑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奎聚樓建于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歷史,占地6000余平方米,高約15米,現住24戶,107人。一百多年里,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氣象新”。 奎聚樓的建筑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經160多年風雨,巋然如山。中門平時不開,貴客來到,才打開中門迎接。樓內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府第式土樓:福裕樓 位于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杰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占地面積7000余平方米。 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后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墻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張星炳題寫。 現存最早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最古老土樓。馥馨樓位于湖雷鎮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層,墻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術和建筑形式,充分說明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傳統民居的淵源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設有吊橋通行,其底墻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堪稱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