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教育咖啡的烘焙程度及特征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咖啡的烘焙程度及特征是什么意思,咖啡的烘焙程度及特征是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咖啡豆顏色會隨著持續加溫,由綠色轉成淺褐色,再而呈微量出油的赤褐色,接著大量出油呈發亮的黑褐色。此時就不可以再烘下去了,否則豆子表面的咖啡油會變干,并會冒出大量煙及焦味。
烘焙是咖啡風味的來源,將生豆予以火烤稱為烘焙,生豆未經烘焙不能飲用,烘焙后的咖啡豆,已決定了咖啡的八成口味,烘焙的過程很棘手,火太強,則外熟內生,火太弱,則內熟過火。
在烘焙的初期,生豆開始吸熱,內部的水分逐漸蒸發。這時,顏色漸漸由綠轉為黃色或淺褐色,并且銀膜開始脫落,可聞到淡淡的草香味道。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焦糖化是影響咖啡風味重要因素,由于生豆烘焙時會吸收大量熱能,這時便出現第一次爆烈聲。此時,糖分開始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分繼續蒸發,咖啡的芳香會逐漸散發出來,并形成咖啡油脂。此熱解反應可持續到第二爆,但在第二爆完成時,應盡快以冷風降低豆子的溫度,這樣便可獲得最高的焦糖化。
2、在烘焙過程中,有些成分也會被碳化掉,形成出不好的苦澀物質,所以在完成第二爆時,停止加熱便可同時把碳化減到最低了。
3、咖啡在烘焙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烘焙結束之后,這些二氧化碳會逐步釋放,這便是咖啡的放氣過程,過程最長可持續2周左右。
4、各個品種咖啡的放氣時間長短不一,但總的原則是深度烘焙咖啡的放氣速度更快。同時,咖啡的放氣速率還會受到溫度、濕度、儲藏環境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咖啡烘焙。
咖啡的烘焙程度可以通過觀看咖啡豆表面顏色的變化和聞咖啡豆烘焙時散發出的香氣的變化。
烘焙的五個階段:
1、干燥,當生豆被加熱時,生豆內的水蒸氣會蒸發,大概到135度時生豆由綠色開始變淺,逐漸變白。
2、脫水,隨著加熱進行,生豆由綠色轉成淺黃色,溫度高達160度左右時,會散發出青草味,或烘焙谷物的香氣,持續加熱,豆子會變成淺褐色。
3、一爆,大概190度脫水完成之后由于內部受熱膨脹造成細胞壁破裂形成一爆,這時豆子內不會發生一系列熱分解反應,其中的焦糖化反應會帶來咖啡豆的甜度,深褐色和醇度,一爆會持續一分鐘左右的時間。
4、二爆,隨著加熱的進行,進入二爆,此時豆子內部會發生更劇烈的反應,放出大量的熱。隨著二爆的結束,這時生豆基本上已經變黑,豆體膨脹到原來的1.5倍左右,表面出油,重量減少12%-20%左右。
5、停止烘焙,一般最遲是在二爆結束的后的一分鐘左右,當溫度達到230度時結束烘焙,這時會是較深的法式或意式烘焙,當溫度高過230度再持續加熱的話可能會使咖啡豆自然燒焦。
擴展資料
喝咖啡的好處
1、咖啡對皮膚有益處,咖啡可以促進代謝機能,活絡消化器官,對便秘有很大功效。使用咖啡粉洗澡是一種溫熱療法,有減肥的作用。
2、咖啡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咖啡的煙堿酸含有維他命B,烘焙后的咖啡豆含量更高。并且有游離脂肪酸、咖啡因、單寧酸等。
3、咖啡的美白功效,所以餐后喝杯黑咖啡,就能有效地使皮膚變白。 此外,黑咖啡更有利尿作用。黑咖啡還可以促進心血管的循環。 對女性來說,黑咖啡有美容的作用,經常飲用,能使你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咖啡烘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咖啡雖好 飲用也應有度。
咖啡豆顏色會隨著持續加溫,由綠色轉成淺褐色,再而呈微量出油的赤褐色,接著大量出油呈發亮的黑褐色。此時就不可以再烘下去了,否則豆子表面的咖啡油會變干,并會冒出大量煙及焦味。
烘焙是咖啡風味的來源,將生豆予以火烤稱為烘焙,生豆未經烘焙不能飲用,烘焙后的咖啡豆,已決定了咖啡的八成口味,烘焙的過程很棘手,火太強,則外熟內生,火太弱,則內熟過火。
在烘焙的初期,生豆開始吸熱,內部的水分逐漸蒸發。這時,顏色漸漸由綠轉為黃色或淺褐色,并且銀膜開始脫落,可聞到淡淡的草香味道。
咖啡三個烘焙程度的主要口感:
1、淺度烘焙:有豐富的水果調性,帶有酸甜的花果酸香氣息,口感干凈清爽,不會有黏稠感。
2、中度烘焙:有堅果調性,主要是焦糖、可可、麥芽的氣息,口感順滑,會稍帶黏稠感。
3、深度烘焙:帶有一點巧克力的苦韻,酸味較低,焦糖香濃,有辛香料、木質、炭燒味,口感順滑,醇厚,無澀感。
咖啡的烘培程度一般來說中度烘培比較好。中度烘培是指一爆密集期到一爆結束這段時間,此時咖啡的苦味開始中和,通常被視為能夠讓咖啡釋放出最佳特點的烘培程度,也是最常采用的烘培程度,測評咖啡味道也一般以該程度為基準。
過夜的咖啡是不建議飲用的,因為咖啡里的香味成分較多,放置時間長了,味道和口感都會下降。
加了牛奶和糖分的咖啡如果放置時間久了,很容易滋生細菌和微生物,從而變味變質。
建議咖啡還是要現做現喝,才能保證味道和口感,不過也不要長期飲用,否則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損害。
咖啡三個烘焙程度的主要口感是:
1、輕度烘焙(Light Roast):
熟豆豆表:淺褐色(往這個階段的烘焙,其口味和香味均不足,咖啡豆內部的焦糖化還沒完全開始,酚類物質還沒轉化,幾乎不能飲用。口感:酸突出、澀明顯、醇度薄,常常出現明顯烤紅薯、炒谷物、蔬菜味、人參味等。
2、中度烘焙(Medium Roast):
這個階段的烘焙度,咖啡的中梅娜德反應和焦糖化程度恰到好處,保留了咖啡中優質的酸,最能體現咖啡豆本身的風味。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精品咖啡的單品豆子,都在這個烘焙度。口感:酸活潑,苦適中,回甘明顯,均衡感最佳。
3、高度烘焙(High Roast):
此階段的烘焙,咖啡的酸味物質開始變弱,回甘表現最佳,合適的豆子選擇正確的該階段烘焙度,使豆子本身該表達的風味物質基本出現,苦與酸均衡,香氣及風味俱佳,最常為日本、中歐人士所喜愛。口感:酸苦均衡,喉韻出現苦,醇度高,回甘強,余韻飽滿。
淺烘焙:輕烤在烤的中后期。輕烤豆顏色更淺,酸度更強,口感更豐富。另外,輕焙咖啡中的綠原酸通常比深焙咖啡豆中的多,所以瘦身效果比深焙咖啡豆好。適合正在瘦身的朋友和喜歡酸味的朋友。果肉意大利濃縮咖啡豆中度烘焙:中度烘焙是在烘焙階段第二次爆發的開始。中度烘焙的咖啡豆外觀呈棕紅色,酸度和苦味適中,更適合大眾口味。對于剛接觸咖啡的朋友來說,適度烘焙的咖啡豆是不錯的選擇。深度烘焙:深度烘焙是在烘焙階段的第二次爆炸結束時。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外觀呈深棕色,表面有一層油脂。味道會比較苦,沒有酸味,焦味會比較重。一般意大利咖啡豆多為深度烘焙,比較適合喜歡苦味的朋友。
區別
1、中度烘焙咖啡
特點:中度烘焙的咖啡是棕色的,豆子表面出現少量油脂。這些咖啡有少量酸度和紅酒味,口感圓潤。
風味:烘焙到這種程度也保留了咖啡的許多獨特風味,熱量開始進入豆子內部出現焦糖化反應,出現甜味。因此,各項指標較為均衡,比淺烘焙濃郁,也更甜,但一些酸鮮氣味可能會消失。
階段:中度烘焙的溫度可達200-215℃,烘焙溫度略高,剛剛聽到“一爆”的聲音時即可。
其他的命名包括:普通烘焙,美式烘焙,城市烘焙。
2、深度烘焙咖啡
特點:深烘焙咖啡是一種深棕色的咖啡,表面油脂豐富,酸度低,紅酒味厚重,呈現出更苦更醇厚的味道。
風味:烘焙到這個水平的咖啡基本判斷不出原產地,但這并不意味這種咖啡不好喝。有些咖啡都很適合深烘焙,會有巧克力、堅果和焦糖的特色風味。
階段:深烘焙咖啡在烘焙中達到220-225℃,如果不是微量烘焙的話,通常會達到“二爆”。
其他名字還包括:深城市烘焙、維也納烘焙。
擴展資料:
哪些人不宜喝咖啡
1、患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長期或大量飲用咖啡,可引起心血管疾病。
2、老年婦女:咖啡會減少鈣質、引起骨質疏松。婦女絕經后,每天需要加十倍的鈣量。
3、胃病患者:喝咖啡過量可引起胃病惡化。
4、孕婦:飲過量咖啡,可導致胎兒畸形或流產。
5、維生素B1缺乏者:生素B1可保持神經系統的平衡和穩定,而咖啡對其有破壞作用。
6、癌癥患者:飲用過量的咖啡對正常人有致癌的危險。
資料來源:人民網-六類人不宜喝咖啡?喝咖啡注意4事項。
中度烘焙和深度烘焙的咖啡區別:
1、烘焙程度不同,中度烘焙需要烘焙10分鐘左右,深度烘焙需要烘焙12分鐘左右。
2、咖啡豆重量不同,中度烘焙的咖啡豆失水率較小,重量比深度烘焙的咖啡豆重。
3、口感風味不同,中度烘焙出的咖啡口感較均衡,深度烘焙出的咖啡喝起來較苦。
簡介
咖啡豆本身是生的,需要使用烘焙機在高溫下烘焙成熟后,才能用來制作咖啡。在烘焙的過程中,會針對咖啡豆的特點和用途來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
根據烘焙程度不同,具體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淺度烘焙、中度烘焙和深度烘焙。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風味不一樣,適合的做法也不一樣。
中度烘焙的咖啡,口感更均衡,適合用來制作單品咖啡,如煮咖啡等;深度烘焙的咖啡,味道較苦較濃,適合做濃縮咖啡,再在此基礎上用來調制成各種花樣咖啡,如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