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養生研究生真的很難考嗎現在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研究生真的很難考嗎現在,研究生真的很難考嗎知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普通人考研究生不難。
雖然話是這么說,但是也不要掉以輕心。接下來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研究生都考什么。
考研分為初試和復試,初試主要是筆試,考試科目有外語、政治、專業課和綜合,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是不一樣的;復試是筆試和面試相結合,考試內容包括英語測試、專業課筆試和綜合素質面試。”
這幾種科目是必考的。任何專業都一樣。具體來說一下。
考研分為專碩和學碩,一般來說學碩三年制,專碩兩年制,專碩專門培養掌握技能、實踐能力較強的人才,英語考英語二,學費一般比學碩貴,學碩是培養具有在某領域有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英語考英語一(其他外語不分一二),難度要比專碩稍大,如果用四六級跟英語一二做對比,大概可以得出英語一難度大于六級大于英語二大于四級這樣。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政治外語單科滿分100 專業課150 數學150 總分500。
政治,外語必考(英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俄語等 英語每個學校都有,其他語種具體看學校有沒有)英語一難度比英語二大,其次還有一門數學和一門專業課 。如果是考藝術 文史類 哲學 新聞 醫學 語言等相關沒有高數的專業不考數學,就考兩門專業課 部分專業聯考三門課的不是很了解,具體上百度搜查。
分數線劃定每年有國家線,過了國家線才有資格復試,但是有一些頂尖的學校是自主劃線,例如清華北大復旦等這樣的頂尖學校,學碩可以調劑到相近專業的專碩,但是專碩沒法調劑到學碩。
近兩年年的錄取比例
2017年全國考研人數201萬人,錄取人數58.98萬人,錄取率29.3%;2018年全國考研人數238萬人,錄取人數72.22萬人,錄取率30.3%;2019年全國考研人數290萬人,錄取人數在90萬左右,錄取率31%左右;而2020年考研人數更是突破300萬,可見考研競爭多么激烈。
一直以來,考研報錄比基本上穩定在3:1左右。由于近些年報考人數猛增,報錄比逐漸向4:1靠攏。也就是說每四個考生中,會有一人入選。2019年報考人數比起去年多出了52萬,增幅為近幾年最高,而今年的碩士招生人數出現大變動的可能性并不大,19考研報錄比大概會增至4:1。或者說,很有可能從19考研開始,考研報錄比會從3:1徹底變成4:1,錄取率變為25%。
建議大家通過對比同等院校的報錄比,盡量避開報考人數多、錄取人數少的院校來增加成功上岸的幾率。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總結
考研并不是很難,但也不是很容易,它就相當于我們經歷了大學四年以后,再參加一次高考。之所讓人覺得為難,那是因為我們在大學四年當中,已經把知識儲備給全丟了,需要重新復習學習。這也是考研總是說“考研復習”而不是“考研學習”的原因了。
總之,只要能壓下浮躁的心,耐得住寂寞,就一定能有收獲。加油吧少年!
對于普通的大學生來說,考研真的很難,很艱辛。
每件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有不同的結果的,有人覺得考研難,那對于學霸來說,會覺得考驗并沒有大家所說的那么難。
有些大學生在大一到大三之間成績特別優秀,發表過很多論文等等的話會有機會被保送,那么就不用經歷天天泡在圖書館大范圍復習看書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學霸還是比較少的,每個專業可以達到保送水準的都是屈指可數的。
研究生考試最難的部分就是高數和英語,可能有同學慶幸自己不考高數,但是英語這關很難過,到考試時你就會發現,閱讀文章很多單詞都不認識,文章根本就讀不懂,完全是瞎蒙的狀態,分數出來時以后都是不及格的。研究生考試政治報班了很容易就學會,因為有老師系統梳理以后,只要認真聽就能聽懂,而英語則不同,報班了也很難提高分數,那些做題技巧根本不管用,因為單詞都不認識,再多的技巧也是無濟于事。
擴展資料
在大學校園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早上6點左右就有一些同學搬著小板凳前往圖書館或者是自習教室,然后到晚上閉館的時候再回宿舍。這一天要看各種各樣的書,做數不清的題目。要經歷難題做不出來,想放棄又必須堅持下去的無力感,甚至要忍受旁人的不理解。而且一般如果早就想好要考研的話,大二開始就會準備,這個時候你不僅要做好平時的課程專業的學習和作業,還要好好復習,考驗的時間在大四,也就是說你要堅持兩年多,還是比較不容易的。
并且考驗不僅要考專業知識,還要考關于政治的以及英語。政治方面,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不太關注的,覺得比較無聊,所以關注的娛樂方面的比較多,但如果要考研的話,就必須去好好看新聞,好好看關于政治類的一些書。考研的英語也是非常難的,和我們大學里考的四六級的水平完全不一樣,一些考清華北大研究生的英語的50多分已經不錯了。
考研比較難。分析如下:
考研不是很好考,是比較難的。其一般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沒有準備充分,另外一種是對研究生考試的流程不熟悉,對未知的東西感到恐懼而已。研究生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
初試是筆試,復試有專業課筆試,專業課面試,還有英語面試和體檢等。要先過了初試,才有資格進入復試。
初試一般可以提前很久準備,在網上搜索要報考的學校的相關考試內容,包括復習的書目,報錄比等等,然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復習。
一般來說學校的考試題目類型不會變化很大,大多數學校都題型都跟往年一致,當然也不排除恰好你考的這一年變化很大,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很多學校甚至有跟去年相同的考試題目。
考研流程
1、報名
考研面臨的第一步就是報名考試,一般會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報名,但是與我們日常的小考試不同,在考研報名之前,你必須要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因為考研報名與考研筆試只差兩個月份,是完全不夠我們去應對筆試的。
所以在我們報名之前,就需要提前幾個月進行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筆試時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取得一個不錯的考研筆試成績。
2、筆試
考研面臨的第二步就是考試的筆試,考研筆試一般分為4場,不同專業會存在微小的差距。但是大多數的考試都是第一場:英語,第二場:政治,次日第一場:數學,第二場:專業課,考試時間一般為兩小時半,時間充分,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充分發揮,如果發揮得不錯,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3、復試
研究生考試與高考、中考都是有很大區別的。研究生考試不僅只重視成績,也會更加重視考生的個人能力,因此研究生考試設有復試階段,主要會在每年的二三月份舉辦。
研究生復試時對于考生的知識考查能力,語言能力都較為側重,所以,研究生要想真正的上岸還是要具備比較全面的能力的,不僅要學習好、還要能力強,這樣才能成功上岸,成為一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難考。
整體來說考研是比較難的,考研的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己的自學,沒有老師為你領路,而且考研專業內容也比較廣泛,知識點比較深,這無疑都增加了考研的難度。
隨著現在考研報考人數一直增加,但招的人數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考研難度也隨之越來越大。考研貴在堅持,有的學生從大一就開始準備,每天都要學習、復習,從最開始的1個小時到后期的10個小時,持之以恒的堅持。
相關資料
考研有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以理工科為例,筆試大多數需要考政治、英語、數學和一門專業課,政治需要背的知識點太多,英語需要記大量的單詞和語法,數學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內容較多,復習起來不太容易。面試也要復習一到兩門專業課,都需要做大量練習題來鞏固。
考研需要自主學習,不管你是讀大四在校考研,還是工作中考研,用于復習的時間不像高考那么集中和充足。很多同學復習進度不合理,造成時間不夠用,沒有復習完,導致考研成績不理想。在沒有老師督促和監督的情況下自主復習,有些同學會中途放棄,也有的經常玩游戲或手機,不能專心復習,最后考研失敗。
二本考研究生難。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考研的難度并不高,現實中很多的普通本科、專科生都可以考上研究生,考研真正的難度是自己是否能靜下心來好好的學習復習,花足夠多的時間,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如果存在僥幸心理,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考研的難度就會很大。
相關數據: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報名人數增幅達21.85%。繼2019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高漲之后,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再次打破紀錄,達到341萬人,較2019年增長17.59%。
2019考研報名人數增加到290萬人,報錄比預計為3.6:1,較2018年明顯提升。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再次上漲,共計 341萬,報錄比預計為4:1,達到近20年來最高 。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考研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本人20考研,報考某211學校,成績374分(政治72,英語63,專業課239),已經上岸,來說說我的考研經歷,當初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呀!
個人感覺考研不是難,而是累。那種總是感覺未來無需縹緲,只能依托于眼前課本的累,那種背過了好幾遍單詞卻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重復背誦的累,那種在圖書館一動不動坐一天,站起來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那種累,如果周圍或者親人朋友再不理解自己考研的決定,那種心累,是真的能壓垮人的。
下面來說一下我的考研經歷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考研我是從7月份開始準備的,當時沒在學校復習,選擇了回家。一到家我就給自己制定了為期兩個月的計劃,同時直接給我爸媽說明了我要復習兩個月,除了每周六可以找我,其他時間請不要打擾我。(因為我媽周六休息,所以我也給自己安排了周六休息)然后就開始兩個月的復習經歷。這兩個月,我的學習地點就兩個地方,家里跟市圖書館(我們這邊圖書館暑假開放,所以我就偶爾換地方學習,因為在一個環境會覺得累)。每天差不多6點半起床,7點吃早飯,然后8點開始學習,上午政治+專業課,下午英語,晚上專業課+復習。這個時間是嚴格按照考試來的,為了提前適應嘛。
轉眼7-8月份就過去了,9月份開學,我帶著自己暑假復習的筆記回到了學校。回去之后我沒有選擇去考研教室,而是直接選擇去圖書館占座,每天我都7點在圖書館的廣場等候開門,這個時間背背英語真題的單詞,看看政治筆記,然后等8點的時候在進圖書館學習,中午吃個飯后,回圖書館午休,下午跑去教學樓上課,晚上在圖書館待到閉館。反正這個階段我覺得自己真的很緊張,但是這個緊張不是累,而是時間太緊,每天都要趕著去做事情,但你會覺得很充實,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沒有浪費的感覺。
二、來說一下我政治的學習方法吧。我每天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進行復習,就是打基礎,買了肖老的精講精練和1000題,配合的視頻課是原靜政治藍寶課。每天聽一節課,做一節筆記,刷一節的題目。我個人感覺聽課+看書+刷題的套餐特別好,原靜老師的課很適合記憶,能夠快速的幫我濾清知識點的框架結構,然后在比對精講精練里面的內容進行學習,最后再刷1000題,這樣我一堂課能記住60%,刷題正確率能到50%,對于初期復習真的很滿意。
這個時候,我的政治就進入了二刷1000題的階段,每天刷1000題,繼續原靜老師的課程。復習暑假自己總結的知識點。除了政治,英語則開始了二刷真題,同時開始分析文章跟長難句,單詞繼續再背,但是重點在于對文章的分析。9月份我開始了背專業課,因為我晚上記憶力最好,所以我都是晚上在圖書館找個安靜的角落背書,或者在樓梯口背書,當時背書的時候還結實一些同樣背書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背誦的感覺真的很好,一起奮斗,一起為夢想而戰!
三、再來說一下我英語的學習方法吧。因為我極度討厭背單詞,所以我對于英語的學習則是直接真題開練。我從2000年的真題開始練習,配套唐遲老師的英語真題課進行學習,兩天一套的進行,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我把2000-2016年的真題做了第一遍。
四、最后再來說一下我專業課的學習方法。我首先對目標院校的參考書目進行了仔細閱讀,看完一章就畫一章的知識框圖,等到整本書都看完之后,在畫整本書的知識框圖,這個階段我的重點就是梳理框架結構,并沒有開始背誦,因為太早背誦真的忘記的特別快。
12月23-24日考試結束,我走出考場的時候覺得心情特別滿足,因為政治肖四基本壓中,英語作文我有準備,專業課題目中我自己有押中4道題,其他寫的也很順利,覺得該寫的都寫了,這場考試真的圓滿了,之后就是出成績,一查過了374分,高出去年院校線20分,可以進復試,那一刻, 覺得考研的苦真的沒有什么,我苦過了,所以覺得一切圓滿。
最后,真的想給題主說,考研的苦其實真的沒什么,你要知道的是那是你為自己未來奮斗所提前經歷的考驗,當一切困難結束的時候你會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真的沒有什么。祝所有考研的也能成功上岸,一戰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