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星座西昌市有哪幾個區縣最大的鄉鎮是那些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西昌市有哪幾個區縣最大的鄉鎮是那些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西昌市有哪幾個區縣沒有賣電動車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西昌市是縣級市,四川省涼山州首府(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不轄區縣,只轄鄉鎮。
西昌市目前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具體如下:
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
鎮: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
鄉:西郊鄉、高枧鄉、小廟鄉、月華鄉、興勝鄉、瑯環鄉、西鄉鄉、樟木箐鄉、大興鄉、海南鄉、經久鄉、西溪鄉、黃水鄉、中壩鄉、阿七鄉。
彝族鄉:四合鄉、民勝鄉、響水鄉、開元鄉、大箐鄉、洛古波鄉、蕎地鄉、磨盤鄉、巴汝鄉、銀廠鄉、白馬鄉、馬鞍山鄉。
回族鄉:裕隆回族鄉、高草回族鄉。
西昌市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街道是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鎮是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
西昌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地處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幅員面積2655平方公里,轄7個街道、11個鎮、5個鄉、2個民族鄉。西昌是全國糧食大縣、全國生豬大縣,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冬草莓之鄉,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西昌市有11個縣。西昌市轄西昌、寧南、德昌、會理、會東、鹽邊、冕寧、越嶲、米易、金礦、鹽源等11縣及木里藏族自治區。
截至2019年8月,西昌共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
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
鎮: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
鄉:西郊鄉、高梘鄉、小廟鄉、月華鄉、興勝鄉、瑯環鄉、西鄉鄉、樟木箐鄉、大興鄉、海南鄉、經久鄉、西溪鄉、黃水鄉、中壩鄉、阿七鄉、四合鄉、民勝鄉、響水鄉、開元鄉、大箐鄉、洛古波鄉、蕎地鄉、磨盤鄉、巴汝鄉、銀廠鄉、白馬鄉、馬鞍山鄉、裕隆回族鄉、高草回族鄉。
1、馬道鎮
馬道鎮位于西昌市西南,風景秀麗的瀘山西麓,距西昌城區12公里,幅員面積22.9平方千米,轄3個行政村,22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885畝。
2、禮州鎮
禮州鎮距西昌市市區23公里,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139畝,轄7個村、2個居委、83個村民小組,是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文化先進鎮。
3、安寧鎮
安寧鎮隸屬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位于西昌市北部安寧河畔,轄區面積48平方公里。安寧鎮是涼山州集鐵路、航空、公路運輸為一體的交通重鎮和物資集散地,先后獲評西昌市首批小康鄉鎮、全國重點鎮、四川省“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四川省環境優美鄉鎮。
4、川興鎮
川興鎮位于西昌市東南部,距市中區約6.8公里,東臨大興鄉,南接海南鄉,西北毗高枧鄉,正北與喜德縣接壤。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
5、黃聯關鎮
黃聯關鎮位于西昌市西南,距城中心30公里,東靠螺髻山,西臨安寧河,南與黃水鄉接壤,北與經久鄉和西溪鄉連界,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兼有高寒山區、淺山區及河谷地帶。
鎮域54平方公里,可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部是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帶,東部是以牧、漁業為主的農副業經濟帶,成昆鐵路和108國道縱貫南北,交通十分方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昌
截至2019年5月,西昌市沒有縣城,西昌市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2個回族鄉),具體如下:
街道包括: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
鎮包括: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
鄉包括:西郊鄉、高梘鄉、小廟鄉、月華鄉、興勝鄉、瑯環鄉、西鄉鄉、樟木箐鄉、大興鄉、海南鄉、經久鄉、西溪鄉、黃水鄉、中壩鄉、阿七鄉、四合鄉、民勝鄉、響水鄉、開元鄉、大箐鄉、洛古波鄉、蕎地鄉、磨盤鄉、巴汝鄉、銀廠鄉、白馬鄉、馬鞍山鄉。
回族鄉包括:裕隆回族鄉、高草回族鄉。
擴展資料
西昌市的歷史沿革:
西昌古稱邛都,西漢元鼎六年,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內除邛都外,尚有蘇示一縣(今禮州鎮)。
1950年3月27日凌晨,西昌解放。4月,西昌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專區專員公署成立,西昌縣歸西昌專署管轄。1955年,撤銷西康省建制,西昌專區劃歸四川省,西昌縣改屬四川省西昌專署管轄。1968年,西昌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西昌縣歸西昌地區革委會領導。??。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1979年涼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覺縣遷駐西昌縣。同年,國務院批準以原西昌縣城關鎮、西郊、小廟、高枧、馬道公社及喜德縣之四合公社為轄區設置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并存。
1986年,撤銷西昌縣建制,并入西昌市。時西昌縣所轄區、鄉(鎮)全歸市轄。
參考資料來源:西昌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與人口。
參考資料來源:西昌市人民政府-歷史文化。
西昌市是縣級市下轄沒有縣。
西昌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常住人口77.5萬人,城鎮化率57.57%。
西昌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是川滇結合處的重要城市,是四川打造的攀西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是全國糧食大縣、全國生豬大縣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冬草莓之鄉,是舉世聞名的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擴展資料
西昌市行政區劃與人口
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幅員面積2655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人,城鎮人口41萬,建成區面積37 平方公里。這是一座湖光山色美、民族風情濃、科技含量高,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西昌市人民政府駐西昌市大水井12號,現下轄北城、西城、東城、長安、新村、長寧6個街道;馬道、禮州、安寧、川興、黃聯關、佑君、太和、安哈8個鎮;
西郊、高枧、小廟、月華、興勝、瑯環、西鄉、樟木箐、大興、海南、經久、西溪、黃水、中壩、阿七、四合、民勝、響水、開元、大箐、洛古波、蕎地、磨盤、巴汝、銀廠、白馬、馬鞍山、裕隆回族、高草回族29個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昌市。
參考資料來源:西昌市人民政府- 西昌市行政區劃與人口。
西昌市是縣級市下轄沒有縣。
西昌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5平方公里。
西昌景點:
螺髻山旅游風景區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瀕臨邛海、拔地而起的瀘山,海拔2317米,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被譽為“川南勝境”,亦被譽為“蓬萊遺勝”。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臥于瀘山東北麓,山光云影,一碧千頃,邛海水質清澈透明,面積約31平方公里。
湖畔現有邛海公園、邛海賓館、月色風情小鎮、觀海灣—天下第一缸、青龍寺、月亮灣和新沙灘景觀、蓮池、陽光度假村、蘿莎玫瑰園、老海亭遺址、核桃村觀賞園和省體委水上運動學校等精品景點。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西昌。
西昌本身為縣級市,屬于涼山自治州管轄,所以是沒有縣的。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幅員面積2655平方公里,轄11個鎮、7個鄉(其中2個少數民族自治鄉)和7個街道辦事處,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西昌日照充分,雨量豐沛,所處的安寧河谷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土地肥沃,自流灌溉便利,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地區。
西昌自然地理情況簡介。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為主,占全市總面積的78.9%,高山、低山分別占1.1%和3.4%;河谷平壩面積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山地分布在安寧河東西兩側:西部牦牛山,是市境內山地的主體,占全市總面積的一半;
自北向南縱貫全境,構成安寧河與雅礱江的分水嶺。其北段許多山峰海拔超過3500米,向南逐漸降低。整個山體,大部分界于2000—3000米之間;安寧河東側屬螺髻山山脈,其北段主脊線在喜德縣境,南段主脊線在西昌與普格的分界線上。
以上內容參考?西昌市政府——西昌市概況。
截至2019年8月,西昌管轄范圍內沒有縣。
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全國最大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幅員面積2655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人,城鎮人口41萬,建成區面積37 平方公里。這是一座湖光山色美、民族風情濃、科技含量高,是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
西昌市人民政府駐西昌市大水井12號,現下轄北城、西城、東城、長安、新村、長寧6個街道;馬道、禮州、安寧、川興、黃聯關、佑君、太和、安哈8個鎮;
西郊、高枧、小廟、月華、興勝、瑯環、西鄉、樟木箐、大興、海南、經久、西溪、黃水、中壩、阿七、四合、民勝、響水、開元、大箐、洛古波、蕎地、磨盤、巴汝、銀廠、白馬、馬鞍山、裕隆回族、高草回族29個鄉。
擴展資料:
西昌市的建制沿革:
西昌古稱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但秦時西昌為何郡何縣,史籍失載。《禹貢》記載西昌屬于梁州,為西南夷占據,漢初為邛都國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晉置越嶲郡,治會無縣(今會理縣)。南朝宋還治邛都。南朝齊時為越嶲獠郡。邛都縣名歷經東漢、三國和魏晉,歷時300余年。
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嚴州。
隋開皇六年(586),將嚴州改為西寧州。開皇十八年(598),改為嶲州。大業初年(605),改為越嶲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治越嶲縣(今越西縣)。武德三年(620),置總管府,不久改為中都督府,總管羈縻16州。天寶初年(742),改為越嶲郡。至德初年(756),西昌被南詔占領,不久又被吐蕃占領。乾元初年(758),復為嶲州。
貞元四年(788),唐朝收復西昌。太和六年(832),嶲州徙治臺登縣(今冕寧縣)。唐懿宗咸通元年(860),西昌被南詔占領,南詔設建昌府。宋時,大理國襲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建昌路,以羅羅斯宣慰司總之,隸四川行省,不久改隸云南。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為建昌府,屬云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府,設軍民指揮使司,領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內有守御禮州后千戶所、中千戶所、打沖河中千戶所和前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衛,屬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衛設寧遠府,置西昌縣,“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華民國時期,初裁西昌縣并入寧遠府,旋又裁府復置西昌縣。民國28年(1939),國民政府在西昌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轅,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寧屬屯墾委員會負責治理寧屬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然西昌仍為國民政府軍盤據,次年1月1日,國民黨政權在昌另組“西康省政府”,妄圖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專區專員公署成立,西昌縣歸西昌專署管轄。
1955年,撤銷西康省建制,西昌專區劃歸四川省,西昌縣改屬四川省西昌專署管轄。1968年,西昌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西昌縣歸西昌地區革委會領導。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涼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覺縣遷駐西昌縣。同年,國務院批準以原西昌縣城關鎮、西郊、小廟、高枧、馬道公社及喜德縣之四合公社為轄區設置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并存。
1986年7月,撤銷西昌縣建制,并入西昌市。時西昌縣所轄區、鄉(鎮)全歸市轄。
參考資料來源:西昌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