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游戲上海外灘在哪個區哪個街道
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外灘在哪個區哪個街道,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外灘在上海的黃浦區。
外灘位于上海市中部、黃浦區東部,東面與陸家嘴隔黃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廣場2公里,北臨蘇州河河口。外灘從北向南依次貫穿9條馬路:南蘇州河路、北京東路、滇池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全長1.5公里。
由于建筑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外灘出現了多層和高層建筑,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浦發銀行大樓(原匯豐銀行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還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呈現世界各國建筑共存的局面。因而,北起蘇州河外白渡橋,南至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的建筑群,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并存的建筑,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征。
外灘(中山東一路)處于北緯31°24′,東經121°49′,位于上海市中部、黃浦區東部,東面與陸家嘴隔黃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廣場2公里,北臨蘇州河河口。
外灘從北向南依次貫穿9條馬路:南蘇州河路、北京東路、滇池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全長1.5公里。
外灘四季分明,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外灘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擴展資料
現在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節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現在的外灘防汛墻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
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快2慢10個車道,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游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筑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豐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墻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
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加之這里交通發達,購物方便,歷史掌故豐富,旅游設施完備,使人留連忘返。
外灘是這座東方大都會最著名的景觀,它東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筑群。
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面的江灘,長提,以及綠化帶乃至美輪美奐的建筑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觀。
上海外灘曾經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經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都集中在這里,外灘也是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大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外灘
外灘(英文:The Bund;上海話拼音:nga thae),位于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辟為商埠以后,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云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于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于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
外灘的名稱由來
清末,除上海縣城東門黃浦江岸外的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須拉纖行走。
幾百年來,纖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纖道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布著星星點點的茅舍。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進入上海舊縣城附近以前有條小支流叫上海浦(現已消失),上海人就以上海浦這一小河的出口為界,其上游的黃浦江河灘叫作“里黃浦灘”,簡稱“里灘”,其下游的黃浦江河灘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外灘
外灘在上海市黃浦區。
外灘(英文:The Bund;上海話拼音:nga thae),位于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全長1.5千米,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辟為商埠以后,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云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
外灘的建筑風格
自19世紀40年代租界被英法等國搶占后,外灘便成了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當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而外灘的建筑大多也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
20世紀,由于建筑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外灘出現了多層和高層建筑,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原上海冶金設計院)、上海總會(今東風飯店)、浦發銀行大樓(原匯豐銀行大樓)、恰和大樓(今外貿局大樓)等。
還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呈現世界各國建筑共存的局面。
因而,北起蘇州河外白渡橋,南至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的這一片建筑群,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并存的建筑,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征。
上海外灘位于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中山東一路到中山東二路,全長約3公里。從外白渡橋到東門路。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黃浦江對岸有浦東的東方明珠、金茂大廈,聯合金融大廈等地標景觀,是去上海觀光游客的必到之地。
外灘位于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標之一。
外灘四季分明,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黃浦江
“TheBund River是黃浦江,外灘(英文:The Bund上海拼音:ngathae),位于上海市黃浦區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是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外灘,位于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是上海的一處風景名勝,也是來上海旅游的游客必去的地方。外灘又稱中山東一路,長約1.5公里。黃浦江東西兩岸有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座風格各異的建筑,被稱為“世界建筑博覽會”。
外灘又稱中山東一路,長約1.5公里。位于浦西,黃浦江以東,以西是52座風格各異的建筑,有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結合式等,被稱為“世界建筑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