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文化都江堰的主要功能和意義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都江堰的主要功能和意義,都江堰起到了哪些作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運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壘山的東側,讓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擾。
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該大型水利工程現存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其以年代久、無壩引水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這項工程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
擴展資料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稱贊“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關于都江堰的句子: (1) 都江堰水利工程舉世無雙。 (2)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3) 都江堰工程巧奪天工,造福全川,表明我國勞動人民具有呼風喚雨的偉大力量。 (4) 花車上盛放的芙蓉組成的朵朵浪花氣勢恢弘,都江堰、青城山建筑造型美輪美奐。 (5) 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澤被后世。 詩句: 《都江堰》 清 吳文錫 龍是何年伏,江流滾滾來。 神功名永著,山勢斧分開。 作堰敢辭瘁,慰農愧少才。 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 出處:清朝 作者:吳文錫 都江堰的作用:都江堰的只要功能是引水灌溉和防洪。例外還有航運和城市供水的作用。都江堰將原來的天然河流(岷江)截流了一部分,用來灌溉成都平原。經過幾千年的不斷發展,都江堰的各個渠道,就像人身體的毛細血管一樣,遍布了整個成都,可以說天府之國的由來就是因為都江堰的存在。
簡要回答:都江堰將原來的天然河流(岷江)截流了一部分,用來灌溉成都平原。經過幾千年的不斷發展,都江堰的各個渠道,就像人身體的毛細血管一樣,遍布了整個成都,可以說天府之國的由來就是因為都江堰的存在。
仔細回答: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魚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動排沙(魚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進水流量(寶瓶口與飛沙堰)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1998年灌溉面積達到到66.87萬公頃,灌溉面積已達40余縣。 都江堰是由渠首樞紐、灌區各級引水渠道,各類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庫和塘堰等所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工程系統,擔負著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區7市(地)36縣(市、區)1003萬余畝農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點企業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發電、漂水、水產、養殖、林果、旅游、環保等多項目標綜合服務,是四川省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礎設施,其灌區規模居全國之冠。
歷史意義:1、防洪、灌溉并舉,至今發揮著重要作用。2、工程重在疏導,維護了生態平衡,保護了環境。3、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希望能幫到你~~~
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的成都市,是由秦朝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在當時是屬于非常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一共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分別包括水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都江堰從建成以來,一直起防洪、灌溉等作用,讓成都平原一躍成為現在的“天府之國”。在都江堰建成的兩千多年以來,都江堰現在已經是可以灌溉三十多個地區,面積也超過了千萬畝的良田,現在的都江堰也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并且還在使用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建成,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資源,將對人們有害的東西變成了對人們有利的東西,達到了人、地、水三者完美統一的地步。都江堰也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生態工程”,在李冰父子將都江堰修建完成之后,就標志著我國的水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開創了新的歷史,對世界上的水利工程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古代歷史中其實并不是只有我國的都江堰非常出名,在其他國家也有著非常有的水利工程,比如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都有著和都江堰一樣的水利工程,但是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都被洪水給淹沒了,所以說到目前為止就只有都江堰這一個大型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體分為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和寶瓶口引水口,這三處存在著相互依賴,功能互補的作用,三者的有機結合讓整個都江堰成為了一個合理的水利系統。這三大部分科學的解決了江水的分流、排沙、進水量等問題,讓當地的良田、人們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好處。
成都正是因為有著都江堰的存在,才會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正是因為都江堰,所以才讓成都的經濟有了快速發展的機會。
主要是用來防洪水之類的
位于成都西北都江堰市城西岷江干流上,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并且至今仍在澤被成都平原。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秦昭襄王時期,蜀郡守李冰和他的兒子,主持完成了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令許多國際水利專家驚嘆不已。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都江堰一帶有不少名勝古跡。離堆上建有伏龍觀,殿宇三重,順山勢逐級長高。前殿陳列著東漢靈帝初年造的李冰石刻像,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都江堰渠首東岸有二王廟,是古代人民為紀念李冰父子的治水功績而建的;二王廟前橫跨內外二江的安瀾索橋,被譽為我國古代五大橋梁;登上秦堰樓,古堰雄姿盡收眼底。
外部交通:都江堰在成都以西55公里處,走全封閉成灌高速公路,車程約30分鐘。茶店子客運站(原西門汽車站)每天6:30~20:30有發往都江堰的班車,10分鐘一班,普快車費8.5元,成灌高速路車費16元。
內部交通:都江堰市區范圍不大,公交線路不多,1路秦堰樓、4路可到離堆公園,車票價1元。出租車起步價3元,1.5公里后1.3元/公里。
門票:90元,景區內有環保觀光游覽車(自飛沙堰到魚嘴分水堤段,單程10元/人,雙程15元/人)
開放時間:7:30~18:30 。
小知識:都江堰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寶瓶口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從玉壘山截斷的山丘被稱為“離堆”。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運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壘山的東側,讓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擾。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都江堰的具體作用,能夠將水進行很好的三支分流,而且能夠正確的處理分水堤以及泄洪,保障都江堰兩岸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能夠很好的進行進水流量控制自動排沙功能的運作。最長遠的意義便是保留了人類的歷史文明,而且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
三大作用:灌溉、防洪和運輸。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運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壘山的東側,讓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擾,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幾千年來,岷江在這里變害為利,造福農桑,將成都平原變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并進而促進了整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 。
都江堰渠首由三大主體工程組成,請問它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魚嘴分水堤的功能是分水、分沙;飛沙堰溢堤的功能是泄洪、排沙;寶瓶口引水口的功能是引水、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