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熱點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指什么多選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指什么多選題,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什么:黨在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監督執紀新理論和新方法,是對“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的繼承和創新。
監督執紀的第一種形態是“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其內涵是強調“防致病”理念,要求全體黨員勇于自我批評、自我監督,
并養成自覺接受監督的習慣,同時強化組織責任,加大組織監督力度,嚴抓嚴管,小過即問,小錯即糾,遠離紀律和規矩“底線”,防止一時迷失,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第二種形態是“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其內涵是強調“正歪樹”理念,對那些自律不嚴、常態化監督不力而觸碰黨紀黨規“底線”的,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及時處理和糾偏,防止小錯演變成大錯、小患釀造成大禍。
第三種形態是“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其內涵是強調“治病樹”理念,對嚴重違紀但不足以淪為“階下囚”的,要不留情面,依紀依規嚴肅處理,以達到當頭棒喝、用猛藥、治病救人的目的。
第四種形態是“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其內涵是強調“拔爛樹”理念,對這類嚴重腐敗分子,除通過紀律處分予以懲戒外,要堅決追究法律責任,依法嚴厲打擊,及時清除黨內毒瘤,保持黨的健康肌體。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指:
1、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2、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3、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4、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擴展資料:
監督執紀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堅持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監督執紀工作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立案審查等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應當向上級紀委報告;
3、堅持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為準繩,強化監督、嚴格執紀,把握政策、寬嚴相濟,對主動投案、主動交代問題的寬大處理,對拒不交代、欺瞞組織的從嚴處理;
4、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執紀者必先守紀,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約束自己,嚴格工作程序,有效管控風險,強化對監督執紀各環節的監督制約,確保監督執紀工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四種形態”為:
第一種: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第二種: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第三種: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第四種: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擴展資料
2016年10月27日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指出,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
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種形態。
人民網——【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根據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分別是:
第一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
第二種形態,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
第三種形態,讓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
第四種形態,讓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這“四種形態”如同給紀律的尺子打上“四道刻度”,表面上衡量的是違紀行為,指向的卻是深層黨性觀念和黨紀意識,深刻切中了黨員違紀現象的共性規律,具體地描繪出從量變到質變的梯度軌跡,精準地提出了由輕到重的應對之策。這就好比看病一樣,治病宜早,防患宜小,對癥下藥、分類施治。
“四種形態”的分類施治方式
第一種形態,病在腠理,醫之以“湯熨”,就是用藥物熱敷。對黨員干部身上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以發揮預防功能,防止越過紀律“底線”,最大限度保證黨員干部隊伍的清正和廉潔,這項工作要成為監督執紀的“常態”。
第二種形態,病在肌膚,醫之以“針石”,就是排膿放血。對存在小毛病、小問題的,及時給予黨紀輕處分或組織處理,及時糾偏,絕不包庇姑息,以發揮懲戒功能,防止小錯不懲,鑄成大錯。
第三種形態,病在腸胃,醫之以“火齊”,就是服用清火、治腸胃病的湯藥。對嚴重違紀的,及時予以黨紀政紀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不能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發揮挽救功能,防止滑為“階下囚”。
第四種形態,病在骨髓,醫之以“猛藥”,就是加大藥性和用量。對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極少數“害群之馬”,必須堅決清除,用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發揮震懾功能,防止查不勝查。
監督執紀的4種形態如下:
1、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是: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
2、監督執紀“第二種形態”是: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
3、監督執紀“第三種形態”是: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
4、監督執紀“第四種形態”是: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四種形態的運用:
1、第一種形態是監督的基礎工作。
第一種形態是指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談話提醒、約談函詢,它適用于全體黨員干部特別是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但情節輕微,以及存在一般性問題需要及時提醒糾偏、責令糾錯的黨員干部。第一種形態一般包括談話函詢了結。
“面對面”初步核實了結等兩種情形,以及經審查調查后僅給予提醒談話、警示談話、批評教育、糾正或責令停止違紀違法行為、責成退繳違紀違法所得、限期整改、責令作出口頭或書面檢查、召開民主生活會批評幫助、責令公開道歉(檢討)、通報(通報批評)。
2、第二種形態是守住從犯小錯誤向犯大錯誤發展的“第二道防線”
第二種形態是指對問題較輕的,給予黨紀或政務輕處分或進行組織調整。包括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等2項黨紀輕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等4項政務輕處分,以及取消榮譽稱號、撒銷政協委員資格、終止(罷免、撤銷、責令辭去)人大代表資格。
3、第三種形態是防止從違紀違法滑向犯罪深淵的“第三道防線”
第三種形態是指對問題嚴重的,給予黨紀或政務重處分,或作出重大職務調整。包括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等3項黨紀重處分,撤職、開除等2項政務重處分,降職、取消退休待遇、解聘、解除勞動合同、辭退、組織除名(勸退)。
嚴肅處理第三種形態中的“少數”,對構成嚴重違紀違法的黨員干部,必須及時給予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通過這樣的處理,實際上是防止嚴重的違紀違法發展成犯罪,守住防止黨員干部從違紀違法滑向犯罪深淵的“第三道防線”。
4、第四種形態是懲治腐敗的嚴厲手段。
第四種形態是指對嚴重違紀違法涉嫌犯罪的,不收斂不收手,執迷不悟、拒絕挽救、負隅頑抗的,堅決嚴肅懲處。正因為前面有三道“防線”進行防范,演變為第四種形態的就只能是“極少數”了。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指:
1、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2、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3、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4、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四種形態”的針對對象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目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對黨員嚴格要求,規范紀律,增強意識,服務人民。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頒布,其目的就是要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規范黨員作風,嚴格要求黨員以身作則。
通過頒布監督執紀來營造不敢腐的氛圍,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關口前移,真正體現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擴展資料:
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反腐、監督執紀的生動實踐,充分貫徹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
“四種形態”針對黨員干部違紀犯錯的不同情形對癥下藥,堅持做到無病常防、初病早治、有病快治、重病嚴治,既不縱容小節,也不放過大錯,既不養癰為患,也不一棍子打死,立起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立案審查四道防線,體現了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厚愛。
“四種形態”的提出絕不意味著放緩反腐節奏,而是更加體現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思路理念。
使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絕不是要對嚴重違紀行為輕處分,更不是把涉嫌違法問題當做違紀行為來處理,而是強調違紀行為無論情節多么輕微,都要露頭就打、違紀則咎、寸步不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具體內容是:
1、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
2、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
3、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
4、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擴展資料:
“四種形態”作為依規治黨的原創成果,既給出了量紀的適用情形,又明確了執紀的“黨法解釋”,是對黨的建設特別是黨內監督的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和更實舉措。
而且,由于堅持“紀在法前、紀嚴于法”,抓住紀律這個根本,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找到了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互動關系的“黃金分割線”,必將對正紀反腐的實踐進程產生正本清源的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監督執紀有四種形態。
具體內容及解釋:
1、第一種形態是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對黨員干部身上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及時“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糾正,以發揮預防功能,防止越過紀律“底線”,最大限度保證黨員干部隊伍的清正和廉潔,這項工作要成為監督執紀的“常態”。
2、第二種形態是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對存在小毛病、小問題的,及時給予黨紀輕處分或組織處理,及時糾偏,絕不包庇姑息,以發揮懲戒功能,防止小錯不懲,鑄成大錯。
3、第三種形態是讓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對嚴重違紀的,及時予以黨紀政紀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不能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發揮挽救功能,防止滑為“階下囚”。
4、第四種形態是讓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對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極少數“害群之馬”,必須堅決清除,用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發揮震懾功能,防止查不勝查。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科學內涵:
深刻認識“四種形態”的要義,是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四種形態”其核心理念就是堅持以全黨為對象、以紀律為尺子,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抓早抓小、層層設防、防微杜漸。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從嚴明黨的紀律切入,既強調“全面”和“從嚴”,又強調分類施治、分層施策,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政策和策略的統一;從提高管黨治黨能力出發,既注重挺紀在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又強調言出紀隨、執紀必嚴、違紀必究,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治本和治標的統一。
從強化管黨治黨責任擔當立論,既強調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日常監督管理責任,又突出紀委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是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統一,從而為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正確的方向指引和方法指導,構筑起監督執紀問責的科學體系。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內容如下:
一、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二、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三、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四、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四種形態”的針對對象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
嚴管就是厚愛。2015年9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調研時強調,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在第四十條中,增寫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嚴重違紀、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這既體現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又對監督執紀問責常態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貫徹運用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鞏固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態。
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讓紀律成為管黨治黨的尺子。
第一種形態是黨內監督的基礎工作,抓住了這個環節,黨員干部就能不犯或少犯錯誤。
第二、三種形態落實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要求,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綜合運用紀律處分、組織調整等方式,分類處置,層層設防,有效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第四種形態體現了我們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
“四種形態”環環相扣,對應問題的嚴重性遞增,而所涉及人數遞減,體現著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
關鍵要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從第一道關口把住,讓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實現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把談話函詢作為日常性工作,對反映的一般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約談函詢,讓本人作出說明,所在黨委(黨組)書記簽。
拓展資料
監督執紀問責的“四種形態”為:
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監督指察看并加以管理,也指從事監督工作的人。具體的說,是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監督:(拼音 jiān dū,英語 Supervise)即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劉良注:“監督,謂監督軍事也。日本影視劇制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出演方式,美術、音樂效果等。是要對整個作品,按照對劇情,劇本的獨自解釋從整體上指導(如,演員演技,美術,攝影,音樂等等)整個作品的人。
參考資料:
人民網:如何理解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指有關內容如下:
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是: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監/督/執/紀“第二種形態”是: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監督執紀“第三種形態”是: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監督執紀“第四種形態”是: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2019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通知指出,2017年1月,中央紀委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主動強化自我約束,為規范監督執紀權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九大對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戰/略/部/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對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盡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中央對紀檢監察工作高度重視,決定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規則進行完善,并上升為中央黨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