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網絡抗日英雄有哪些人物及事跡和照片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抗日英雄有哪些人物及事跡和照片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抗疫英雄有哪些人及事跡,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劉胡蘭(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1945年進中共婦女干部訓練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婦女工作,并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946年12月21日,劉胡蘭參與暗殺云周西村村長石佩懷的行動。
當時的山西省國民政府主席閻錫山派軍于1947年1月12日將劉胡蘭逮捕,因為拒絕投降,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隨后,劉胡蘭被中共晉綏分局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曾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
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3、吉鴻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明白中國。
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4、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
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必須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樸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我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我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5、楊靖宇在山林中與敵人激戰數日,受傷多處,后被敵人包圍,在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仍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擊敵死傷20余人,壯烈殉國。
楊靖宇犧牲后,敵人殘忍地鍘下了他的頭顱,又剖開了他的腹部,驚駭地發現他胃腸里盡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日寇無不震驚。他用鮮血澆灌著和平之花,用生命捍衛了人類的正義。
1、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后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2、戴安瀾:
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安徽無為人,陸軍中將。戴安瀾曾血戰古北口,后立下臺兒莊戰役部分戰功、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攻克昆侖關并擊斃日軍少將中村正雄等戰功。
3、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4、張靈甫:
字鐘麟,陜西長安人,陸軍中將。抗戰期間,張靈甫在王耀武、薛岳等將軍麾下對日寇南征北戰,先后參加過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兩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等。
5、衛立煌:
字俊如,又字輝珊,安徽合肥人,陸軍二級上將。1937年10月,衛立煌親率10余萬官兵,在山西忻口抗擊日軍約14萬人進攻,堅守近1個月,擊斃擊傷日軍2萬多人,對日寇進行了沉重打擊,粉碎了其突破晉西北防線的企圖。
中國抗日英雄有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王樸、張嘎、海娃、雨來、張自忠、謝榮策、周銀海、馬秀英等。
擴展資料:
一、董存瑞簡介: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
二、黃繼光簡介: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
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三、邱少云簡介:
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出生于重慶市銅梁縣少云鎮(原四川銅梁縣關建鄉)玉屏村邱家溝,革命烈士。
邱少云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
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云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年僅26歲。
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于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四、張自忠簡介: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后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五、王樸簡介: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后終被追認為烈士。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董存瑞
百度百科黃繼光
百度百科邱少云
百度百科王樸
百度百科 張自忠
1、楊靖宇
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壯烈犧牲。
2、陳翰章
吉林敦化人,1932年棄筆從戎加入了救國軍,開始了與侵略者死戰到底的鐵血生涯。“九一八”事變后,陳翰章參與組織反日愛國宣傳活動。1940年,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的陳翰章率部與日軍作戰。由于叛徒告密,陳翰章和戰友被敵人包圍,最終犧牲,年僅27歲。
3、羅化成
福建上杭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2月20日,率部在大雪中與日軍作戰,受凍致病,在蘇南竹簀橋病故。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4、吉鴻昌
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祖籍陜西韓城縣西原村吉家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后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為置吉鴻昌于死地,宋美齡不遺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5、趙一曼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人
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人?我們的國家有過一段艱辛的抗日戰爭,在那個戰爭誕生出了很多的抗日英雄,他們不畏犧牲的保衛自己的國家。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人的相關內容。
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人1 1、左權 。
八路軍副參謀長,第七名將。八路軍的前線指揮主要靠彭德懷和左權。
【事跡】
左最大的戰功就是協助彭策劃并指揮百團大戰。還指揮過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指揮過黃崖洞保衛戰,此戰我軍借助有利地形,以極小的代價消滅了日軍800余人。在八路軍總部被鬼子鐵壁合圍時,左權攆走了彭德懷,自己指揮部隊突圍,結果壯烈犧牲。
2、楊靖宇
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事跡】
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3、董存瑞
男,16歲的時候參加八路軍,18歲時成為黨員。
【事跡】
在解放隆化縣時,為了炸彈敵人的暗堡,用自己的身體托起炸藥包,英勇犧牲,年僅19歲。
4、趙一曼
女,原名李坤泰,20歲時成為黨員。
【事跡】
在一次掩護部隊時被捕,在獄中面對敵人的百般拷打,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1歲。
5、馬占山
男,字秀芳,滿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被世人稱作“抗日英雄”。
【事跡】
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占山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他指揮的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槍。
抗日英雄人物有哪些人2 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哪些,抗戰期間7位抗日英雄 。
1、抗日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后,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 在《楊靖宇將軍的英雄事跡》里,我們詳細講述了他的英雄事跡,這里再做一些簡述。
楊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確山縣。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民暴動,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組織確山起義,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后,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兼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1932年秋被派往南滿,組建中國工 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治委員,創建了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師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4月聯合17支抗日武裝成立抗日聯合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后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率部長期轉戰東南滿大地,威震東北,配合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曾致電向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日武裝表示慰問,贊之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于蒙江一帶,最后只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2、抗日英雄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3、抗日英雄王小二
王小二是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稍微過一點啊,原諒了!。
4、抗日英雄趙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縣(現尚志市)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后,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市將她戰斗過的一條主街命名為一曼大街。
5、抗日英雄趙尚志
趙尚志三個字,曾讓侵華 日軍聞風喪膽,“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是倭寇發出的無奈而又欽佩的感慨。 被日偽稱為最頑固的“反滿抗日”分子!
當年東北流傳一種說法,叫“南楊北趙”。“南楊”指的是楊靖宇,“北趙”就是趙尚志,他十七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就讀黃埔軍校第五期,歷經艱難困苦,抗日決心毫不動搖,即使最后負傷被俘,依然寧死不屈。
一位專家說,東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趙尚志一直用原來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趙尚志也曾用過另外一個名字。據尚志市烈士紀念館館長劉莉介紹,趙尚志曾擔任1940年創刊的《東北紅星壁報》主筆。“向之”的主筆筆名,后來發現的手稿原跡證實,是在“尚志”兩字基礎上修改而來的。據劉莉館長介紹,趙尚志除了寫過報紙上這些文章詩歌之外,還曾為《白山黑水》這首抗日歌曲寫過歌詞,并寫下兩篇關于抗日戰爭的論文。
印象中,趙尚志應和抗日英雄楊靖宇一樣身材高大,氣宇軒昂,目前發現的惟一一張趙尚志將軍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趙尚志擔任巴彥抗日游擊隊政委時與游擊隊指揮部成員的合影,趙尚志手拿馬鞭坐在中間前排,二十四歲的他明顯比兩邊的人矮半頭。巴彥游擊隊失敗以后,趙尚志加入抗日義勇軍孫朝楊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創建抗日游擊隊。到1934年,這支抗日武裝不斷壯大,達到數千人。后來趙尚志將軍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
趙尚志嗓門很大,常常在大會上向戰士們講述抗日救國的道理,描繪鬼子打跑以后國家未來的模樣。1942年2月,年僅三十四歲的趙尚志在戰斗中,遭到混入部隊的日滿特務暗算,重傷被俘后血盡而死。隨后日寇將其遺體肢解成兩部分,身體沉入松花江,頭顱送偽滿“首都”新京(今長春)請功,而后下落不明;歷經六十余載,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東北抗日烈士趙尚志將軍的頭顱在長春找到了。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將要畫上一個句號,但對他的事跡的尋訪和傳頌卻不會停止。
6、抗日英雄之八女投江 。
抗日戰爭時期,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斗中投江殉國,表現了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她們是第2路軍第5軍婦女團的指導員冷云,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
冷云,原名鄭志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后,她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從事秘密抗日活動。1936年,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后經組織批準兩人結為革命伴侶,志同道合,共同進行抗日斗爭。冷云先在軍部秘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調到5軍婦女團擔任小隊長和指導員。1938年夏,冷云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5軍1師部隊西征,任婦女團政治指導員。
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戰斗。10月上旬,該部在牡丹江地區烏斯渾河渡口與日偽軍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婦女團的上述8名成員,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毅然放棄渡河,在冷云率領下,分成3個戰斗小組,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日偽軍 火力,使部隊主力得以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是她們卻被敵圍困于河邊。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面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堅定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 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犧牲時,她們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在紀念碑上有著用金字刻的她們八人的名字,后面注著她們的民族以及所屬的隊伍。
7、抗日英雄之狼牙山五壯士 。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 500余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后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第6班5名戰士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余人。
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斗到日落。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 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于難。
1、朱程
朱程將軍,八路軍高級指揮員,革命烈士,浙江溫州市平陽縣(現屬蒼南縣)礬山鎮人。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西南地區王廠反“掃蕩”作戰中,為掩護主力突圍,時任的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的他和30多位戰友與敵同歸于盡。
2、董存瑞
董存瑞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抗日戰爭時期,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在部隊攻擊受阻的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敵人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3、張自忠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后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4、戴安瀾
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安徽無為人,陸軍中將。戴安瀾曾血戰古北口,后立下臺兒莊戰役部分戰功、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攻克昆侖關并擊斃日軍少將中村正雄等戰功。
5、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楊靖宇,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
2、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
3、董存瑞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4、放牛郎王二小誘鬼子進包圍圈,被日寇殘忍殺害。
5、狼牙山五壯士 ? 五位英雄,為掩護群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了的情況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1、宮川英男
宮川英男,(1918~1945),日本籍,中學文化程度,1931年入伍成為一名侵華日軍。1941年7月被八路軍俘虜,經過教育以后,加入共產黨。
1943年,由日本共產黨員岡野進(野坂參三)領導的駐延安“反戰同盟會”派來山東長清縣作敵偽工作。是“津浦鐵路對日軍工作隊”的主要成員。他的任務是編寫對日軍的宣傳材料,瓦解日軍。
1945年6月9日,時任工作隊成員的宮川英男在萬德西官莊執行任務時,毅然舉槍自盡,時年僅27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羅伯特·肖特
羅伯特·肖特(1905—1932)1904年出生, 軍政部航空學校美籍飛行教官,原系美國陸軍航空兵飛行員。1930年,美國蓋爾飛機公司派羅伯特·肖特來華主持聯絡業務。
肖特是美國空軍上尉,因精于飛行技術,被國民黨軍政部航空學校聘為飛行教官。是第一個在與日軍戰斗中捐軀的美國飛行員。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3、漢斯·希伯
漢斯·希伯(波蘭名Grzyb,1897 - 1941.11.29),記者、國際主義戰士。1897年出生在原奧匈帝國(現波蘭)的克拉科夫,在德國上大學并加入德國共產黨(德名Muller、海因茲·莫勒)。
他通曉英、德、俄、波蘭和中國5國文字。后定居德國。希伯很早就向往具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中國,對中國的時事十分關心。
1925年來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他到敵后根據地采訪,新四軍衛生部長沈其震給他改名為漢斯·希伯(Hans.Shippe)。
1941年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八路軍連隊在沂南費縣交界處的大青山五道溝下的獾溝子附近與敵人遭遇。時為記者的他不幸身受重傷,最后獻出寶貴的生命,時年僅44歲。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漢斯·希伯名列其中。
4、格里戈里·阿里莫維奇·庫里申科。
格里戈里·阿里莫維奇·庫里申科(1903-1939),男,1903年出生,烏克蘭人,聯共(布)黨員,蘇聯空軍少校。蘇聯空軍志愿隊大隊長。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柯棣華
柯棣華,印度人,著名醫生,國際主義戰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買,1938年隨同印度援華醫療隊到中國協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華北抗日根據地服務,任八路軍醫院外科主治醫生、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
1942年12月9日凌晨,任八路軍醫院外科主治醫生、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的柯棣華因癲癇病發作在河北唐縣逝世,年僅32歲。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格里戈里·阿里莫維奇·庫里申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柯棣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斯·希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羅伯特·肖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宮川英男。